从小米创业思考看保险行业人才招募、管理与经营

一、IT从业者和工程师,将是跨行人才引进的重点
小米是一家科技公司,其核心团队大多拥有工程背景,包括创始人雷军本人。
这让我联想到一些知名人物,比如埃隆·马斯克,他们同样出身于工程领域。
这些工程师们往往追求极致、独特且伟大的作品,这种追求驱使他们不断创新。
他们的创新往往基于第一性原理,因此具有很高的可执行性。
工程师们通常专注于两件事:一是尝试别人未曾涉足的领域,二是完成别人未能实现的项目。
这让我想起我们公司的跨行业人才引进计划。在新出炉的2024年的招募白皮书显示,还是来自IT行业转行的同事成功率最高。
起初,我对此感到困惑,因为人们普遍认为IT从业者较为直率、不善言辞。然而,他们运用程序逻辑进行管理,使得管理更加高效且结果导向。
通过小米的创业思考,我更加确信,无论是IT从业者还是工程师,他们都具备跨行业创新的能力。
他们掌握了第一性原理,能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领域。因此,在未来的招募工作中,遇到具有工程师背景的候选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引进。
此外,雷军创立公司的初衷是打造一个自驱型组织。
在团队管理中,我们应该朝着自驱型组织的方向去激发团队。个人的自驱力、自主性以及自发创新的文化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相信团队,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他们一定会做出不一样的结果。
樊登老师在管理中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他从不事无巨细地管理团队的每一个事项,而是将一个想法传达给团队,至于他们以什么样的过程去执行和呈现,他会给予充分的空间。这样既解放了领导的双手,也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新结果。这是我在管理上应该学习的部分。
第三,要清楚投资什么。投资你的企业、你的公司的未来。雷军将其归结为投资工程师就是投资公司的未来。在我的事业中,投资优秀人才就是投资我的未来,我的团队的未来。
第四,要找到我们的核心点。要明白,保险行业本质上就是服务行业,以客户为中心,这是大都会一直以来所坚持的。这一点不应被外界大环境和周围的噪声所影响而改变。大都会的人性化以及快速的理赔在业内非常有口碑,所以这一点我们不能丢弃。
另外,雷军说,和客户成为朋友。我非常赞同这一点,现在越来越认同诚信经营这个板块,真实的呈现自己,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地做自己。
简单来说,人们在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上看到的你,应该和现实中真实的你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别。这样,你的信任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只要有了信任度,后续的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关于李村拥抱新媒体这一块,我觉得非常有启发。像雷军这样工程师出身的人,要自如地出现在自媒体上其实并不容易。但他选择以真实、甚至有些笨拙的方式出现在米粉和大众面前,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保持真实感,就是最大的创新。
前天,我听到一个同事说,他花了8000块钱请别人帮他做20条视频号内容。我当时挺震惊的,为什么要花这么高的代价去做20条视频呢?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这么做。因为我很清楚做视频号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会选择亲自拍摄、亲自剪辑,真实地呈现自己。
经营自己,就是要让认识你的人都能真实地看到你。让他们在自媒体上把你当作一个熟人,这样即使你们不见面,或者见面时,也会像昨天刚聊完天的好朋友一样。我想问一下,好朋友之间谈事情是不是要容易很多?因为有一个很底层的点,叫做信任。
雷军在新媒体领域可谓下足了功夫。自2011年起,他发布了超过13000条微博,平均每天3条,十几年来几乎从未间断。更难得的是,这些内容都是他亲自发布的。这让我想起了罗振宇,他坚持每天发布60秒语音,一做就是10年。千万别小看时间的力量,日积月累,它终将成就你。
如果你能通过经营自媒体、打造个人IP,达到让别人闭着眼睛都会跟着你买保险、卖保险的程度,那你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大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