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舍”人生:职场的底层逻辑

在职场上要被关注,还得是那句老话: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我有一个下属,他的工作是编程,实话实说,他的技术很一般。但是,他时常在微信群里留言吸引关注:又在杂志上发表诗歌了!倘若我是他的父母,我会为他骄傲,但是,作为上司,我的心态是:为什么不把写诗歌的时间用于提高编程能力?因为,这表明我给他的工作压力不大,我的工作任务布置存在问题。因此,他的得意于我而言是减分,是不务正业。

想要在职场中被关注,首先要高调做事。

职场,一个为了共同目标而组成的团体(商业企业),其中,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要有创造利润的价值。有的职位直接创造价值,比如,销售;有的职位辅助创造价值,比如,市场、运营、技术和财务。在这个团队里,没有创造利润价值的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然,国企里有的员工的价值并不在于创造利润价值,而在于其的社会价值,比如,七大姑八大姨的人脉价值或企业需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外在附带的社会价值不牢固,它存在的前提是国企有余钱养闲人。但是,任何企业都存在高潮期和低谷期,当企业经历低谷,最先放弃的就是这些没有内在能力的人。

如何体现价值?很简单,就在于做事。职场没傻瓜,能进入企业的人,智商都差不多。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代表着其在上司和同事心目中的能力打分。所以,刚从大学毕业后,一定要有“每件事都特别重要”的职场警惕意识,它包括每封邮件、每份向领导汇报的报告。切记:考虑缜密才出手。

衡量一名合格的职场人,高调做事占80%,剩下的20%是做人,低调做人。

为了引起关注,很多企业都这样宣传——企业是大家庭,上司是父母,同事是兄弟姐妹。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千万不要把上司当父母,也不要把同事当兄弟姐妹。父母和上司有天壤的区别:父母永远不会离弃你;当上司发现你没价值时,有可能离弃你。同事间是同级关系、竞争关系,当上司考虑从几个人中提拔一个人当主管时,大家就是竞争对手。这时,“这件事你不要告诉其他人”的秘密只要对方觉得有利可图,一条微信或短信就会传出去,而且毫不留情。所以,做人要低调,不要与同事搞小圈子。我却发现,职场里经常出现小圈子,其实,很多上司不太喜欢小圈子。

有的大学毕业生刚进职场,还喜欢组织活动,比如,中午来个饭局。其实,职场的特性之一是冷漠,当你服务好同事,ok;当服务不好时,会有流言蜚语。除非上司会因为你的工作能力差,却能组织活动而把你调到办公室,否则的话,你在上司的眼中还是没有价值。此外,上司对职场的要求是有点活跃气氛就行了,这好比一块泥土里只要有一两条泥鳅就行了。太多泥鳅,上司会担心大家把心思都放在吃喝玩乐上,反而忽视了工作。

当我与大学毕业生聊低调做人时,有的人会反驳:在学校是文艺骨干,会搞活动,在新环境里通过这样的技能赢得尊重和关注,有何不可?

当然,职场上允许高调做事高调做人,但是,这个生存法则有风险,一旦失败,有可能会成为小丑。要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上司和同事会认为,这个人低调但有能力。这种反差会给你加分。此外,学校和职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场合。在学校,学生是甲方,付钱给学校学知识。说难听点,学生是雇主学校是乙方,只要学生玩得高兴,学校和老师何乐而不为?进入职场,毕业的学生是乙方,企业是甲方。这要求乙方把80%以上的精力都放在为企业创造价值上,所以,多钻研业务,拿活儿说话。即便与上司的关系好,这充其量只是附加分。有必要指出,任何一家健康的企业,给员工制定的工作任务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完成,永远都是“似乎能完成,但必须很拼命很拼命才能完成”。

这也并不是说“高调做人”的能力完全无法发挥。

有一年,我们要办年会,要撰写策划方案。我的一个下属曾拍过微电影,且在策划部工作。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年会策划方案难不住她,不料,她的方案无法满足要求。正当我们在群里聊天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小姑娘在群里毛遂自荐,而她的方案更令我们吃惊——除了能做好本职工作,她还有别的绝活儿!

(本文最初发表在《大学生》杂志,2014年9月被《青年文摘》转载)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261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