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一千多年前的这首诗,且历代孩童从咿呀学习开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这首唐诗,如今读来,尤其在这春困的季节读来,越发应季,越发觉得简单数字却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心仿佛一瞬间和一千多年前的孟浩然更加接近,更加感同身受那春天不想起,夜晚听风雨的心境。
春天阳光明媚,一片美好的景象,但上班就困,春困秋乏,千古不变。
早晨在河边沐浴柔和的阳光,让这最近浮躁又忙碌的心沉淀下来,树木间热闹非凡且引人瞩目的除了美丽的花朵就是那歌声悠扬的小鸟们的叫声了!
小鸟清脆又悠扬且抑扬顿挫的声音,着实好听又让人印象深刻。惊异于鸟儿们强大的发声系统,为何如天籁一般给大自然恰到好处地增添韵味?
它们站在枝头放声歌唱时是否也会陶醉在自己的美妙歌声中?不得而知,但经过的我却被其深深地迷住,
我抬头仰望想要找到是什么身形的鸟儿,是哪一只鸟儿在卖力歌唱,可是找来找去也看不见,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这更让我产生好奇。
以前爷爷喜欢养画眉鸟,因为它叫声好,可我不喜欢,不喜欢在家吵吵嚷嚷的鸟,还是在大自然中听见鸟儿叫会不自觉地欣喜。鸟儿就应该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快乐地站在枝头歌唱。
清明快到了,虽然没法回家祭祖,也很多年没在清明回去祭祖了,但清明是追思的节气。
亲戚们天各一方,也很难再像以前那样约着一起去祭拜了。脑海中还清晰记得小时候和一大家子人出游上坟头的场景,也许那就是一个家族曾经的凝聚力吧。
时代在变,亲情也在变,大家都太忙太远,只剩下留在心中的记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