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开始执行【3+5+2】训练法则
拟开始执行【3+5+2】训练法则
---阿拉丁956
准备挑战2025年度【人生100】了,开始着手调整训练计划。
恰逢此时,一遍文案给到了很大启发,于是乎,拿来主义,尝试将其融入计划之中,测试计划之包容性如何,相互之间能不能兼容。

启发的文案里亮点是黄金比例的【3+5+2】法则——据说也是作者在顶尖职业选手的课表里拿来的。不可否认,在追求进步的人群中,只要认为有可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都不会轻易放过难得的好机遇、好方法。
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学习,这是互联网的优势所在,除了感恩,还得不遗余力地在实践中去检验,不然,如何得知是否适合自身呢?毕竟,拿来之初始版本是“顶尖的职业选手”,咱既不顶尖,更不职业。
考虑到单纯拿来有可能水土不服之患,在不违背大纲原则的基础上,稍微结合自身的一些实际状况,略微修正之后,暂时作为近期训练手册。

这套方法训练的逻辑是所谓的“胶水逻辑”——把不同强度的训练粘成一块严丝合缝的拼图。文字描述简单,其大体意思却不是很能一下子弄明白,还是举例说明吧,印象深刻些。
以周跑量60公里的严肃跑者为例,试试这样分配:
1. 30%慢炖:有氧耐力跑(配速比目标全马慢20秒)
场景模拟:周末长距离拉练。诸如笔者目标配速是458,则LSD为:热身跑+放松跑各2公里+18公里的520配速,约22公里。
身体反应预判: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0%(这个估计有难度,毕竟日常训练520配速的心率基本在147左右,而147已经是最大心率162的90%)。
2. 50%文火:马拉松配速跑(死磕目标配速)
场景模拟:一周三次,每次热身跑+放松跑各1公里+8公里的500配速,约10公里。
身体反应预判:呼吸声像老旧风箱,但双腿像装了定速巡航,一步都不敢快或慢。

3. 20%爆炒:间歇冲刺跑(配速比5公里PB快5秒)
场景模拟:每周一次,亚索800*10组,目前5公里最快配速是432,训练按照427执行。
身体反应预判:喉咙冒烟,乳酸爆炸,但心里清楚:“这酸爽能让自己后半程少抽一次筋。”
具体效果如何,且待训练4周后再行小结,敬请耐心等候。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