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伤奢华之宅,叹贫富之殊:白居易《伤宅》赏析
《伤宅》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洞房温且凊,寒暑不能干。
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
《伤宅》为白居易《秦中吟十首》的第三首,创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前后。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权贵阶层奢靡成风,白居易怀着对民生的关切与对社会不公的义愤,写下此诗,无情揭露豪门显贵的奢侈之风,抨击他们对穷苦百姓的漠视。
诗的开篇“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以设问引出豪华宅第,给人强烈视觉冲击。接着“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描绘出豪宅鳞次栉比、高墙环绕、堂屋众多且相互连通的宏大格局。“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用夸张手法写出建造一堂费用惊人,更显其奢华。“洞房温且凊,寒暑不能干。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从居住环境的舒适、视野的开阔到庭院的精美布置、四季鲜果名花,全方位展现宅第的极致奢华。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点明豪宅主人为官十年,生活极度奢靡,厨房里肉臭败,仓库中钱朽坏,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样,深刻揭示贫富差距。后半部分,诗人发出质问“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强烈谴责权贵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饥寒,还妄图永享富贵。最后“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以马家宅变为奉诚园的史实,暗示富贵无常,奢华难以长久 。
此诗最大特点是对比鲜明,将豪宅的奢华与百姓的饥寒、权贵的贪婪与百姓的困苦相对照,增强批判力量;语言质朴自然,却生动地描绘出豪宅的细节与权贵的丑态,如“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通俗易懂又极具感染力;构思精妙,先铺陈宅第奢华,再转入批判,水到渠成。诗中“朱门”象征权贵,“臭败肉”“贯朽钱”等意象则是腐朽生活的写照。
叶燮在《原诗》中评价此诗“言浅而深,意微而显” 。《伤宅》在古诗词中地位重要,它是中唐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深刻反映当时的政治弊端与民生疾苦,为后世研究唐代社会提供了珍贵资料,也启发着后人对社会公平与人性的思考。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