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怎么用?
企业或机构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后,如何快速上手?下面以常见流程为例,介绍系统使用方法,帮助用户高效管理设备、工具等资产。
一、准备工作:理清资产家底
-
整理现有资产清单
电脑表格形式列出所有资产,包括名称、型号、购买时间、存放位置。例如,将办公室电脑、打印机、会议室投影仪等分类记录,方便后续录入系统。
-
制作资产标签
系统通常支持生成二维码或条形码标签。将标签贴在资产显眼位置,如电脑背面、设备外壳。标签内容包含资产编号、名称等基本信息。 -
分配账号权限
根据部门职责设置不同账号权限。例如,财务人员可查看资产价值数据,后勤部门负责日常维护记录,普通员工仅有查询权限。
二、基础操作:快速录入资产
-
扫码录入新资产
新设备收到后,用采集器终端/手机扫描包装箱上的条形码,系统自动识别型号、配置等信息,补充购买日期、价格等字段后保存。例如,新购的 5 台服务器,10 分钟内即可完成登记。
-
批量导入历史资产
对于已有资产,可通过 Excel 模板批量导入。模板包含资产编号、名称、使用部门等列,上传后系统自动生成电子档案。例如,将 200 件办公家具信息一次性导入系统。
三、日常管理:记录资产动态
-
资产借用与归还
员工借用相机时,在系统中填写借用申请,选择归还日期。系统自动发送提醒给借用人和管理员。归还时扫描资产标签,更新状态为 “可用”。
-
设备维修与保养
打印机卡纸报修时,在系统中提交维修单,分配给技术部门。维修完成后,记录更换的零部件和费用。系统根据设备类型设置定期保养提醒,如每季度给空调清洁滤网。 -
资产位置变更
部门搬迁时,将资产从 A 栋 3 楼移动到 B 栋 5 楼,在系统地图上直接拖动资产图标,更新位置信息。所有变更记录可追溯,避免资产丢失。
四、关键功能:解决管理难题
-
智能盘点
盘点时用采集器终端/手机扫描资产标签,系统自动核对数量和状态。发现某台笔记本电脑未在登记位置,标记为异常并生成差异报告。传统需 3 天的盘点工作,现在 1 天即可完成。
-
报废处理
电脑使用满 5 年达到报废标准,系统自动提醒。提交报废申请后,审核设备状态,生成处置方案。处置过程记录在案,同步更新财务账目。 -
数据分析
通过系统仪表盘查看各部门资产分布,发现市场部投影仪使用频率多,可考虑增加采购。分析设备维修记录,对故障率高的品牌调整采购策略。
五、使用建议:提升管理效率
-
定期备份数据
设置每周自动备份资产数据到本地或其他存储设备,防止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
培训操作流程
组织新员工培训,演示如何扫码登记、提交借用申请。制作简明操作手册,供员工随时查阅。 -
持续优化规则
根据使用反馈调整提醒规则,如将设备保养提前提醒时间从 3 天改为 7 天。增加自定义字段,满足特殊管理需求,如记录车辆的行驶里程。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使用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通过规范操作流程,能显著提升资产透明度,减少人工管理成本。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