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别K金和黄金?5个技巧一眼辨真伪
一、看印记:藏在细节里的“身份证”
所有正规贵金属首饰都有 专属印记 ,位置多在扣头、内壁等隐蔽处:
1. 黄金标识:
- 足金标记为 “足金”“AU999”“GOLD 999”,代表含金量≥99.9%。
- 若标注“916”(如古法金),则为22K金(含金量91.6%)。
2. K金标识:
- 常见 “AU750”“18K”“G750”(含金量75%),或 “AU585”“14K”(含金量58.5%)。
- 特殊工艺款可能额外标注材质,如“18K GP”为镀金,非纯K金。
避坑提示:
- 无印记或标“925”的首饰多为银镀金,价值远低于K金。
- 印记模糊、激光刻印深浅不一需警惕仿品。
二、观色泽:光线下的“色彩密码”
1. 黄金本色:
- 足金呈 浓郁暖黄色 ,纯度越高色泽越深,99.9%足金在强光下有“沉甸甸”的质感。
- 特殊工艺(如古法磨砂)会弱化反光,但底色不变。
2. K金调色:
- 18K白金:银白色(表面镀铑),佩戴磨损后可能微露淡黄色(底层合金色)。
- 玫瑰金:粉红色调(铜含量较高),颜色均匀无渐变。
- K黄金:比足金色浅,类似香槟金,光泽更冷硬。
简易测试:
- 在白纸划痕:足金划痕为金黄色,K金可能显灰白色(因含其他金属)。
三、测硬度:日常物品就能验证
1. 黄金“软”的特性:
- 足金硬度仅2.5(莫氏硬度),指甲可划出浅痕,牙咬易留印(但不建议尝试)。
- 足金首饰易变形:素圈手镯轻微挤压即凹陷。
2. K金的“刚”逻辑:
- 18K金硬度约4.5,钥匙轻划无痕,用力折弯会回弹。
- 复杂造型更稳定:如镶嵌碎钻的K金项链,扣头不易断裂。
对比实验:
- 用铜钥匙轻刮首饰背面:
→ 足金:明显划痕且无法擦拭
→ K金:无痕或极细微痕迹
四、听声音:坠地声里的物理差异
1. 黄金坠地声闷:
- 因质地柔软,足金首饰掉落时发出“噗嗒”声,无回弹。
- 金条、金块落地声更沉闷,类似橡皮擦掉落。
2. K金坠地声脆:
- 合金硬度高,落地时有“叮铃”清脆声,并轻微弹跳。
- 空心K金手镯可能声音更空灵。
注意事项:
- 此方法适用于素金首饰,镶钻款可能因宝石缓冲影响判断。
五、算密度:一杯水破解材质秘密
1. 原理:
密度=重量÷体积,足金密度19.3g/cm³,18K金约15.4g/cm³。
2. 操作步骤:
- 称首饰重量(如10克)。
- 装半杯水,记录水位刻度(如200ml)。
- 浸没首饰后记录新刻度(如202.5ml),体积=2.5ml(即2.5cm³)。
- 计算密度:10g÷2.5cm³=4g/cm³ → 远低于足金,实为镀金铜制品。
参考数据:

结语
区分K金与黄金的本质是理解 “纯度决定特性” 。与其依赖商家说辞,不如用印记、硬度、密度等客观方法自主验证。记住:真金不怕火炼,但日常鉴别无需动火 。下期我们将探讨K金首饰保养技巧,教你用低成本维持“常戴常新”。
(本文仅提供材质鉴别方法,不涉及投资建议)
小贴士:2025年新国标规定,所有贵金属首饰必须强制标注成分含量,购买时务必确认印记合规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