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阿来——去有风的旷野(1)

今天,我的新书回来了——《去有风的旷野》。

已经忘记了,是这个名字打动了我,还是因为书的作者是阿来。

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毕竟阿来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

我是在读完李娟所有关于牧场的作品之后,遇到了阿来的文字。

李娟的文字是很抓人的,朴实中透着幽默,诙谐里存着悲悯,忽尔笔锋一转,把你带入未知的辽阔原野,听风,看云,淋雪,把你所有的心神都留在牧场的春秋冬夏。

所以这样长时间的浸泡之后,再去看别的作品,就有些读不下去。

阿来拯救了我的书荒。也让我看到,一个男性作家,也可以字里行间常常充满诗意,用优美且富有韵味的语言,描绘出宏大又细腻的世界。像《尘埃落定》里,转经筒的嗡鸣与格桑花的绽放,土司官寨的阴影与雪山融水的澄明,多声部叙事中隐藏着万物有灵的认知,使神秘的藏地风情,有着唯美的诗意呈现。

这种美和汪国真,亦舒,席慕容不同,倒不是说别人有什么不好,只是风格上的不同。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扎根于藏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展现别样的民族生活与精神世界,这样的阿来,能将唯美用厚重稳稳支撑。

他叙事视角多元且巧妙,善于从独特角度切入故事,让情节发展既自然又引人入胜,带读者深入了解书中人物与背后的深刻内涵。

回到这本书中来,去有风的旷野。

我所理解的旷野,是开阔的,古老的,荒凉的,少有人去的地方。就像儿时看到的,山外的青山,曾有过无限遐想的地方。

有风的旷野。

一切就有了流动的意象,在北方,春天的原野绿草如瀑,秋天的茅草坡波澜壮阔。当然旷野里,有高山也有谷底,但风会带着种子四处跋涉,又随意留在大地的某一处,深深扎根,悄悄存活。

阿来说:

有风到达的地方,散落着生活的诗意。

看过青山和飞鸟,眼睛会重新变得清澈。

对当代人来讲,旷野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

它属于清风,明月,山林,属于徐霞客那样的一类人。

"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他们可以在别人奔赴功名利禄时,在黄山听雪。可以在滚滚红尘中徒歨丈量河流,并在这个过程中深深喜欢。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过一生,并找到了追寻的答案。

其实自由和答案都无比珍贵。当下世界充满不确定性,许多问题都没有结果;而自由的代价往往是——穿上不自由的枷锁。

所以,阿莱让我们去有风的旷野。

他说:旷野之息,在那里我们看见生命,找到自己。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325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