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与家:爱的冲突与和解
阳光斜斜地穿过纱窗,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道明亮的格子。我家的猫咪贝儿,正慵懒地窝在格子光影里,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动着。这温馨的一幕,却让我想起了家中因它而起的种种矛盾,思绪如同一团纠缠的线,在记忆里越绕越紧。
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实用价值就像一把严苛的尺子,衡量着世间万物的存在意义。在母亲眼中,贝儿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 “麻烦精”。
每次给贝儿买猫粮,母亲总会皱起眉头,心疼要为它花这么钱。为了让贝儿干净整洁,我花时间给它擦洗清理时,母亲就在一旁叹气,觉得这些时间用来陪伴孩子更实在。
清理猫砂更是一场 “灾难”,只要那股异味飘出来,母亲就会忍不住抱怨,还担心细菌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再加上贝儿掉毛严重,衣服上、沙发上,甚至饭菜里,都可能出现它的毛发,这让母亲对它的不满又多了几分。
在乡下,猫咪抓老鼠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如今生活在城市,贝儿完全没了一展身手的机会。连抓老鼠这点本事都没有,养它还有啥用? 面对母亲的质疑,我心里却有着不一样的答案。
对我和孩子来说,贝儿早已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打开家门,贝儿总会第一时间冲出来,围着我不停地打转,嘴里发出轻柔的喵喵声,仿佛在说:“你终于回来了。”
清晨,阳光洒进房间,当我睁开眼睛,走出房间,总能看到贝儿乖乖地坐在房门口,等待着我起床。上厕所时,它也会紧紧跟在我脚边,像个忠诚的小卫士。
在那些压力大的日子里,只要抱着贝儿,轻轻抚摸它柔软的毛发,听着它舒服的呼噜声,我的身心就仿佛找到了栖息之所,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母亲和贝儿之间的冲突从未真正停止过。每次母亲凶贝儿,我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
记得有一次,贝儿跑进了房间,在衣柜的帘子下面,母亲发现后,立刻大声呵斥,赶它出去,吓得贝儿浑身发抖,仓皇而逃。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因为一点小错误,就被母亲严厉地批评,那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就像潮水一般将我淹没。
我讨厌自己在这些时刻的懦弱,明明想保护贝儿,却不敢出声。但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我和母亲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关于一只猫,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内心深处的创伤。
小时候的经历,让我对母亲的严厉批评格外敏感,而贝儿的遭遇,就像是一根导火索,点燃了我内心积压已久的情绪。
我又回到了从前母亲对我很严厉的场景,母亲的严厉让我胆小懦弱讨好;继而看到母亲管教我的孩子也是使用同样的方法,让我担心孩子会不会也跟我一样;现在母亲对贝儿依然如此,再一次激发了我的心里创伤,让我掉回了从前的轮回。
上个月我坚持每天给母亲写信,看到母亲的优点给予肯定认可,这个行为让我和母亲的关系得到了缓解,让我们的家庭氛围变的轻松愉悦,最近搁置了有十来天了,我又回到了从前啊。
这不经意的懈怠,竟成了我重回过去困局的导火索。我好似被蒙蔽了双眼,对母亲的付出视而不见,目光死死地聚焦在她的严厉上,任由过往的阴影重新笼罩生活,使命运的轨迹悄然折回原点。
冷静下来后,我发现自己忽略了母亲的付出。尽管母亲不喜欢贝儿,但为了我和孩子,她选择了默默忍受。她没有因为贝儿的事跟我较劲一定要送走,只是在贝儿犯错时,用她的方式给它立规矩。这其实是母亲对家庭秩序的维护,也是一种爱的表达。
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我决定重新审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我要继续坚持给母亲写信,真诚地表达对她的感激,感谢她为家庭的辛勤付出,感谢她在照顾孩子上的细心,感谢她为了我们,努力去接纳贝儿。通过写信,持续的关注母亲的优点,看到她为家庭营造的温馨与和谐,练习自己关注好事的能力,建立积极正向的心态。
写作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迷茫时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虽然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偶尔会偏离轨道,但每一次反思与行动,都让我离更好的自己更近一步。
我相信,只要保持觉察,持续行动,我不仅能处理好与母亲的关系,还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一个温暖的家中快乐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母亲不会再嫌弃贝儿,能够与它和谐共处。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325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