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一年一度映山红
《映山红》是一首歌,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在那个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年代,赤脚跑几个村子看电影大抵是为数不多的途径之一。这首歌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这部电影讲述了在1930 -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影片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展现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风貌和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
当时创作《映山红》,一方面是要能够反映影片主题,另一方面还需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还要适合广大群众传唱。为此,创作者深入研究了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将其与电影中所表达的革-命情感相联结并融入。歌曲采用了五声音阶,旋律优美、婉转,生动地表达了苏-区人民对红-军的热爱和对革-命胜利的期盼之情,如同《八月桂花香》《十送红军》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果不其然,这首歌一经问世,就被广为传唱。所以,这首歌在我的少年儿童时期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映山红”是杜鹃的别称,估摸着与杜鹃花之鲜红有关。而电影《闪闪的红星》反映的上世纪30年代在苏-区的经历和往事,而当时的各地苏-区中面积最大的是中-央-苏-区,覆盖了江西省 48 个县,包括赣州市的瑞金、会昌、寻乌、安远、信丰、于都、兴国、宁都、广昌、石城、黎川、上犹、崇义、南康、赣县、定南、章贡区;吉安市的永丰、青原区、泰和、万安、吉安、新干、乐安、宜黄、崇仁、南丰、永新、井冈山市、峡江、吉水、安福、遂川、吉州区,以及抚州市、上饶市、新余市、宜春市的部分区县。此外,还有福建省的 21 个县,主要是在闽西;广东省的11 个县,主要是在粤东北。在这个覆盖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的区域内,赣南无疑是中心,事实上当时的首府就在赣南的瑞金。第二大苏-区是鄂豫皖苏区,覆盖了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主要是在大别山区域。
这两个苏-区恰恰是山峦起伏,山上杜鹃比较多,到了四月份,杜鹃花开后便是万山红遍。之前我们说“人间四月天,湖北麻城看杜鹃”的麻城,就是属于鄂豫皖苏-区,著名的黄-麻-起-义就是发生在这里,之后享有盛名的湖北红安(原来叫“黄安”,即“黄麻起义”之“黄”)、安徽金寨成为“将军县”也是在这一带,到了四月份,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吸引人近悦远来。至于大名鼎鼎的井冈山,也是一片红色的圣地,杜鹃花目前就是它的市花。至于赣南,基本上是山区,杜鹃花也非常普遍。
把杜鹃花称之为“映山红”,有几层含义:一是象征革-命热情与希望,春天盛开时,漫山遍野一片火红,这种鲜艳的红色象征着革-命的热情和力量;二是代表了苏-区人民的情感,在革-命战争年代,映山红盛开的场景常常出现在苏-区的土地上,它成为了苏-区人民心中的一种精神寄托,代表着他们对红-军的深厚情感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三是烘托电影主题氛围,作为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映山红》的歌名与电影的主题和氛围相契合。
岁岁年年,时至四月,一年一度映山红。
此前去过3次的那个赣南小镇,与当时中-央-苏-区首府相距不远,小镇内的革-命遗址就有4个,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贡水河畔的小镇,一面临水,三面都是群山环绕。这几天,山崖上的杜鹃花如期绽放,红艳艳的,极为吸睛。错落有致分布的这鲜红的杜鹃花,真可谓映山红,它们似乎是在清-明时节,对九十年前在这片红色的土壤里长眠的革-命-先-烈的缅怀。
(拍摄于2025年4月5日)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334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