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吕丹青丨苍鹰画作殊
文章摘自: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画百家 · 吕伟杰)序
文/原江
图/吕伟杰

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鹰为题材的花鸟画又是历代花鸟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以鹰为题材的花鸟画,历史可谓久远,早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画鹰》诗中“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㩳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就是对画家画鹰的具体描绘。

五代时著名的花鸟画家徐熙有《桃花鹰图》传世,宋代花鸟画家赵子厚的《花卉禽兽图》中有多处对鹰的描绘,明代著名花鸟画家林良更以画双鹰见长,另一位著名花鸟画家吕纪的《鹰鹊图》把鹰傲然不驯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近现代绘画大师高剑父、徐悲鸿、吴作人都有画鹰的佳作传世,而李苦禅更把水墨画鹰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总之,画鹰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可谓源远流长。笔墨当随时代,如何继承发扬这一传统绘画题材,青年画家吕伟杰先生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先生画鹰主要采用了工笔重彩画法,从他对鹰的具体描绘中,可看出传统工笔花鸟画对他的影响,他对鹰的肢体,羽毛进行了层层渲染,既增加了笔墨的层次,又加重了体积感,使得他笔下的鹰更栩栩如生。造型生动是其另一个特点,他一改传统画鹰侧面较多的习惯,画了大量正面的、俯视的、翱翔的、欲飞的鹰,如《腾》与《凌风破浪》,《会当绝顶》和《英雄志壮天地间》等,均体现了作者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先生画鹰的特点之三是加大了背景的描绘力度,传统画鹰背景往往十分简略,特别是水墨画鹰,多留大片空白。而先生的鹰,或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上,或搏击于江河波浪之间,或翱翔在风起云涌之中,增加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看出作者对山水描绘的功力来。他在构图上着重于画面,远看有气势,近看有笔墨,构图十分饱满,背景是雪域高原、空山烟云、惊涛骇浪等。在《圣境》里一雄鹰立于群山之巅,远处雪峰耸立,烟云浩渺,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新材料新技法的运用,是先生画鹰的又一特点,在《惊涛》这幅作品中,先生大量运用了岩彩和西画颜料,使画面产生了色彩斑驳绚丽的美感,《雄踞》中作者用工笔技法画鹰,石壁则以岩彩绘之,使画面产生了一定的新意,可谓有益的尝试。在《远瞩》中,先生用传统绘画色调做背景,近景石头、松树以意笔绘之,而鹰则用工笔白粉绘之,使得整个画面古典高雅,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何使鹰的造型更加生动准确,在背景的处理上如何加强意境和空间感,使背景和鹰更加统一,特别在西画颜料与岩彩的使用上,如何使画面更加和谐,仍将是其努力的目标。让传统绘画题材在新时代产生新面貌,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学习过程,先生既然已跨出了一步,相信他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334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