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信|教育是扎根泥土却仰望星空的坚守

推荐信|张亚君:教育是扎根泥土却仰望星空的坚守

张爱敏

2023年,因参选马云乡村教师计划,结识了远在陕西的张亚君老师,为他的落选遗憾过,更为他的执着坚守而为之动容。我邀请他加入工作室,鼓励他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去激励更多的乡村教师。因为我坚信每一个被看见的天使都会闪闪发光。

虽然历经了落选,但张老师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更加坚定的信仰坚守在三尺讲台。作为代课教师,他主动创造学习机会,自费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系统学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2023年将“是光诗歌”公益项目融入山村课堂。同年加入马云乡村教育学苑,累计完成3322分钟课程。2024年,他申请参加火柴公益上海暑期成长营,结束后还继续学习了《绘画治疗》《班主任管理》等5门课程,目前也参加了仰望星空伯乐计划20余门课程核心教师课程学习。同年,还荣获了“全国最美教师杰出奖”……每每深夜,忙完手头的工作,看他在工作室发的教育叙事,翻阅到他的朋友圈,审视这位五十多岁且双耳双眼重度残疾老教师敲出来的文字,特别是那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责任与担当,我总是心潮澎湃。

“身体可以残缺,但灵魂必须挺立如山。”正是如此信仰, 张亚君老师坚守三十余载,尽管拿着微薄的代课工资,但却从未有过丝毫动摇;他自费订阅报刊,编写童话,组织阅读小组;他翻山越岭劝学不辍,垫付学费,赠予文具学;住校期间,他还开垦菜地自给自足,教女孩洗衣,为远途学生烧水做饭。因为张老师始终坚信:教育的真谛不是奉献,而是传递。

2024年9月,他响应隆回县教育局的号召,奔赴湖南隆回县支教。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要点燃,就能让每一颗星星都能在自己的天空发光”。

三十余载教学生涯中,他因材施教,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设计分层作业和兴趣小组,开创“四环八步”活力教学法:通过字词闯关接龙、课本剧表演、模拟采访等互动形式,让知识“活”起来。特别是让用泥巴捏几何体,用秸秆拼拼音,让抽象概念具象化。

张老师特别注重在课堂中创设“三个留白区”:教学留白区——每节课预留10分钟用于开放性讨论;板书留白区——邀请学生补充完善;课后探究区——鼓励跨学科思考。这种思维留白,激发了学生的无限可能: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分析文章结构,用美术视角解读诗歌意境,学会精心绘制的思维导图与栩栩如生的人物卡片,等等。

张老师还免费组织成立了书法、阅读、手工等八个兴趣小组。通过“心灵日记”和“班级小舞台”,我帮助内向学生找到自信;建立“留守儿童亲情连线”,让远方的父母见证孩子成长;随时家访,分享“发现孩子闪光点”的方法。特别是当编导的舞蹈《只要妈妈露笑脸》荣获县六一汇演优秀奖,张亚君老师更加确信:教育就是要为每个生命提供绽放的舞台。

自2009年起,张亚君便在多个平台上持续记录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年开通了公众号。2024年入选火柴家园上海教师成长营,与全国教育者深度交流。连续三年参加全国教师共读会,深入研读了8本教育专著,尤其在今年寒假,通过《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成功引发了跨代际的教育对话。有位年轻教师反馈:您让我懂得,教育不是机械灌输,而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

张亚君老师每日记录认知、情感、行为三维日志,标注课堂决策逻辑与情绪节点;收集“教学违和瞬间”与学生“流畅感中断”反馈,形成分类教学异常库。基于此创新实践:设计“班级责任币”行为管理系统;推行作文互评提升元认知;开发跨学科融合课程;用短视频分镜法重构文本分析;定期征集学生教学设计方案。最具特色的是“平行教案库”——每课准备常规版、游戏化版、辩论版三套方案,实现动态教学。

从乡村课堂到公益舞台,从孝老模范到支教先锋,张亚君老师用30年诠释:教育是生命的共鸣,是扎根泥土却仰望星空的坚守。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344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