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人性的自律系统

一般情况下,我们之所以变得自律,往往是因为刚经历过失控的状态。举例来说,一个人或许很胖,但她一开始并没有想着要减肥。但是有一天,当她发现同事们的身材都很好,或者刚交了一个男朋友,对方却嫌弃她胖,这个时候她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胖是一个问题。这时她就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既对自己的身材失去控制,对美失去控制,又对别人的评价失去控制,这一切都让她不舒服,所以她开始通过自律减肥。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一旦意识到失去了控制,大脑中的岛叶部分就开始变得活跃,并产生激素,这些激素会让我们感觉非常痛苦。为了消除这些痛苦,我们的大脑就会开启防御机制,开始采取行动,行动大概分为两种。

第一,压抑原始的人性驱动,也就是内心的渴望。比如有人因为抽烟得了肺炎,总是咳嗽,他开始尝试停止抽烟,这就是在压抑抽烟所带来的快感。你看见一个美女,心砰砰乱跳,但你也不会直接去表白,而是表现得很有礼貌,这也是在压抑内心的渴望。这些渴望都是符合人性的,而自律则是去人性化的过程,早起、戒赌、戒烟等都是让我们压抑天然的人性驱动,追求一种所谓的理想化状态。

第二,升华欲望,成为别人期待的角色,进而获得社会认同。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是群居动物,因此有获得社会认同的需求。而获得认同最好的方式就是成为别人期待中的角色,我们一生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这件事上。比如,高中时的自律是为了获得名牌大学生的角色;工作中踏实努力是为了成为领导眼中的好员工;有些女性终其一生都是为了成为某人的好太太、好母亲、好儿媳。这些本质上都是通过压抑自己,获得别人的认可,最终让自己找到可控的感觉。

其实自律并不是多么高级的概念,它只是大脑在权衡利弊后所做出的一个理性选择。因此,自律并不是无欲无求,也不是不需要外部认同。很多人有误解,认为那些自律的高手不会在意别人的目光,其实并非如此,再自律的人都离不开对获得认同的追求。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345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