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头狮分享:海外商标抢注危机:你的品牌可能已经中招!

在全球化商业浪潮中,越来越多企业踏上拓展海外市场的征程。然而,海外商标抢注危机正悄然潜伏,不少品牌在毫无察觉间已陷入困境。今天,标头狮就为大家详细剖析这一危机,助力企业提前防范。

一、危机现状:海外抢注频发,众多品牌中招

近年来,中国企业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案例屡见不鲜。国民零食品牌 “卫龙”,2022 年 6 月发现其核心商标在秘鲁被恶意抢注。

尽管卫龙积极应对,于 2023 年 4 月提交无效申请,并在 2024 年 6 月联合小熊电器、喜之郎等 8 家企业发布《联合维权声明》,但这场维权拉锯战持续近 3 年,直至 2025 年 3 月才成功宣告秘鲁抢注商标无效 。

不仅是卫龙,国内 AI 大模型 DEEPSEEK 在美商标被抢注,瑞幸咖啡商标在泰国被抢注,日本抢注 “绍兴花雕酒”“女儿红” 等商标,小鹏、宁德时代、理想等品牌在越南被抢注 。

这些案例警示着,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所处行业如何,都可能面临海外商标抢注危机,一旦中招,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的计划将严重受阻,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可能付诸东流。

二、抢注原因:利益驱使下的多方博弈

1、职业掮客牟利

部分职业商标掮客将恶意抢注知名商标当作 “生意”。他们抢注后并不实际使用商标,而是等待企业发现后主动联系协商,或是主动出击,以高价出售商标,获取暴利。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行径,使得他们热衷于在海外商标注册中寻找 “猎物” 。

2、竞争对手设障

国外竞争对手深知中国企业产品往往具有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优势,担心中国企业进入当地市场抢占份额。于是,抢先注册中国企业商标,随后提起侵权诉讼,以此构建贸易壁垒,将中国企业拒之门外,维护自身市场地位 。

3、代理商谋私

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当地经销商或代理商,有时会出于私利,将企业商标抢注。进而以商标为筹码,威胁企业给予其产品在该国的独家代理权,企图垄断当地市场,获取更多利益 。

三、应对与预防措施:提前布局,积极维权

1、预防层面

企业应树立全球商标战略意识,及时、完备地开展海外商标注册布局。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商标通常在当地注册后才能获得认可和保护。在重点国家或地区尽早布局商标,是防止他人抢注、维护企业利益的最有效策略 。同时,建立海外商标监测预警机制,针对重点国家或地区开展商标和市场监控,及时掌握信息,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解决纠纷 。

2、应对层面

若发现商标在海外被抢注,企业需积极行动。在商标审查阶段,商标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单方面提交书面函件,陈述反对理由,请求商标审查员驳回注册申请 。

若错过审查阶段,在异议公告期内,权利人可依据当地异议制度提出异议申请,制止商标注册 。

若商标已核准注册,被抢注人还可利用无效宣告程序,请求相应主管部门宣告注册商标无效;多数国家规定无效宣告请求须在商标注册之日起 5 年内提出 。

此外,针对已注册却连续多年(一般 3 - 5 年)无正当理由未使用的商标,企业可申请撤销该商标注册 。

海外商标抢注危机对企业海外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企业必须提高警惕,提前做好商标注册布局与监控,一旦遭遇抢注,迅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捍卫自身品牌权益,保障海外市场拓展之路的顺畅。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359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