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速度

在蜜雪冰城这类标准化连锁奶茶店提升做餐速度,核心在于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优化动线与分工、强化肌肉记忆,并针对高峰期制定高效策略。以下是结合门店实际场景的具体建议:

一、前期准备:物料与设备的“黄金预处理”

1. 物料分层摆放,伸手即得

- 按使用频率分区:常用配料(如珍珠、椰果、冰淇淋)放在操作台上1.2米内黄金区域,次常用(如脆波波、果酱)放在视线平齐的层架,少用物料(如包装纸、吸管)放在下方抽屉。

- 提前按标准量分装:例如将小料按单杯份装入量杯(珍珠50g/份、芋圆30g/份),果酱用定量挤压瓶,减少称量时间;茶汤/奶底提前焖煮并按保温桶刻度线备足(如绿茶每2小时补一次,避免临时煮茶)。

2. 设备预热与状态检查

- 开机前10分钟预热制冰机、封口机、蒸汽机,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如封口机温度校准至180℃,避免多次压杯失败)。

- 提前将杯子按规格分类码放(中杯/大杯分开,热饮杯/冷饮杯分区),杯架置于右手边30cm处,拿取时无需低头寻找。

二、操作动线:打造“零冗余”工作轨迹

1. 遵循“左拿右放,逆时针循环”原则

- 以操作台为圆心,左手负责取原料(如从左侧保温桶舀小料),右手负责操作(如用右侧封口机封杯),身体转向不超过90度,避免频繁转身或跨步(参考蜜雪冰城标准动线设计:点单屏→小料区→饮品制作区→封口/打包区)。

- 示例:制作“冰鲜柠檬水”时,左手取杯→接水至刻度线→左手拿柠檬片压汁→右手加糖浆→左手放冰块→右手搅拌→直接推至封口区,全程无需移动脚步。

2. 合并同类动作,减少空转

- 接单时快速扫单,按“同类型饮品批量制作”(如3杯柠檬水系一起做,5杯奶茶类一起备料)。

- 利用等待时间做预处理:比如在封口机工作的8秒间隙,同时准备下一杯的小料,或擦拭操作台,实现“手不空闲”。

三、标准化动作:肌肉记忆训练法

1. 拆解SOP,专项突破薄弱环节

- 针对个人耗时较长的步骤强化练习:

- 小料手抖撒/分量不准:用空杯练习舀料手势(手腕发力而非手臂,勺子水平端平),直到3秒内精准取料。

- 封口不平整/漏液:固定封口机压杯力度(双手按压时手肘夹紧身体,匀速下压),每次封杯后检查边缘是否完全粘合,形成条件反射。

2. 默数计时,设定“单杯完成节奏”2. 默数计时,设定“单杯完成节奏”

- 熟记每款饮品标准耗时(如基础款≤40秒,复杂款≤1分钟),操作时心里默数节拍,例如:

- 第1-10秒:取杯、加小料;

- 第11-20秒:加茶汤/奶底、搅拌;

- 第21-30秒:加冰、封口;

- 第31-40秒:贴标签、打包。

- 初期可对着计时器练习,逐步缩短至标准时间内完成。

四、高峰期应对:流水线式分工协作

1. 明确岗位分工,形成“三人流水线”

- 蜜雪冰城典型3人配置:

- 点单员:快速点单+预打杯贴(同步喊单“1号柠檬水,正常冰!”);

- 制茶员:专注制作(按杯贴顺序,左手拿杯贴对应杯子,右手按流程加料);

- 打包员:负责封口、贴标签、装袋,同时清理操作台(高峰期每完成5杯清理一次,避免小料残渣堆积)。

- 关键:通过“喊单→制作→打包”闭环,减少沟通成本,避免重复确认订单。

2. 预制作“高峰常用半成品”

- 提前准备:

- 高峰期前1小时,将冰块装入冰桶(置于制茶员左手边),将常用小料(如珍珠、椰果)按10杯量分装到不锈钢盆;

- 预打10个空杯贴(标注“标准糖/少糖”“冰/去冰”),贴在操作台边缘,来单时直接拿对应杯贴的杯子,省去手写标签时间。

五、减少失误:“防错机制”比补救更高效

1. “三查法”避免错单

- 取杯时查杯贴(确认饮品名称、规格、糖冰度);

- 加料时查配方(按SOP卡片核对小料顺序,例如“草莓圣代先放果酱再放冰淇淋”);

- 封口前查液面(是否达到封口线,避免液体过多漏出或过少影响口感)。

2. 设备故障应急方案

- 封口机卡杯:立即关闭电源,用备用手动封口夹临时处理;

- 制冰机缺冰:提前储备备用冰桶(放冷冻库),或切换至“去冰”饮品优先制作,避免顾客等待。

六、心理调节:用“心流状态”提升专注力

1. 进入“无对话工作模式”

- 高峰期时,制茶员可戴耳机听白噪音(如流水声),减少外界干扰(点单员与打包员负责沟通,制茶员专注手头动作),进入“心流”状态(动作连贯如机械臂,无需大脑过多思考)。

2. 自我激励与节奏把控

- 每完成5杯在心里给自己“点赞”,保持积极情绪;

- 若发现速度变慢,深呼吸5秒,告诉自己“按流程来,稳就是快……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362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