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坂坡下的抉择
建安十三年,秋,荆州风云激荡。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势如破竹,刘表新亡,次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军追上,一场混战就此展开。
长坂坡上,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刘备的军队被曹军冲得七零八落,士兵们四处奔逃,百姓们哭声震天。赵云单枪匹马,在乱军中左冲右突,他身负重任,要寻回刘备的家小。只见他银枪闪烁,所到之处,曹军纷纷倒下。
“子龙,子龙!”一个微弱的声音传来。赵云寻声望去,只见糜夫人抱着阿斗,躲在一处断壁残垣之后,身上血迹斑斑。
“夫人!”赵云连忙下马,单膝跪地,“末将来迟,还请夫人速速上马,赵云定当拼死护夫人和小公子杀出重围!”
糜夫人苦笑着摇头:“子龙,不可。如今曹军势大,你我三人同乘一马,断难逃脱。阿斗乃主公骨血,汉室之希望,你定要将他平安救出。我已身受重伤,不能再拖累你。”说着,糜夫人将阿斗轻轻放在地上,眼中满是不舍与决绝。
“夫人,万万不可!”赵云眼眶泛红,“末将定要带夫人一同离开!”
“子龙,莫要再耽搁了!”糜夫人神色坚定,“若阿斗有失,我有何颜面见主公于地下。你武艺高强,定能护他周全。”说罢,糜夫人转身投入身后的枯井之中。
“夫人——”赵云悲呼,泪水夺眶而出。他缓缓蹲下身子,抱起阿斗,放入胸前特制的护心镜中,紧紧绑好。而后翻身上马,手持银枪,大喝一声,冲入敌阵。
此时,张飞手持丈八蛇矛,立于长坂坡桥头。他见赵云远去的背影,心中暗忖:“子龙此去,生死未卜,我定要在此挡住曹军,为他争取时间。”张飞圆睁环眼,大声吼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曹军追至桥前,见张飞独自立马桥头,气势汹汹,竟无人敢上前一步。曹操听闻张飞在此,也赶到阵前。他望着张飞,心中忌惮不已,想起关羽曾说过:“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张飞见曹军不敢前进,心中稍安。但他深知,自己身后只有二十余骑,若曹军识破,定难抵挡。于是,他心生一计,命士兵们在桥后树林中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来回奔跑,扬起漫天尘土,装作有大军埋伏的样子。
曹操见桥后尘土飞扬,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兵。他问身边的将领:“此乃何人?如此勇猛。”有人答道:“此乃刘备麾下猛将张飞。”曹操想起关羽的话,心中更加犹豫。
就在曹操迟疑之际,张飞再次大声吼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这一声怒吼,如雷霆万钧,竟将曹操身边的夏侯杰吓得肝胆俱裂,坠马而亡。曹操大惊失色,拨马便走。曹军见主帅逃窜,顿时大乱,纷纷向后奔逃。
张飞见曹军退去,心中大喜。但他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不久之后定会识破计谋,再次杀回。于是,他命士兵们拆断长坂坡桥,而后去追赶刘备。
且说赵云,怀抱阿斗,在乱军中奋力拼杀。他长枪挥舞,如蛟龙出海,曹军士兵纷纷倒地。但曹军越聚越多,赵云渐渐感到体力不支。
“难道我赵云今日要命丧于此?”赵云心中暗自思忖,“不行,我答应过夫人,一定要将阿斗平安救出,我不能死!”想到这里,赵云咬紧牙关,爆发出最后的力量,向着曹军薄弱之处冲去。
就在赵云陷入绝境之时,他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员大将,身披金甲,手持大刀,正是刘备麾下的猛将——关羽。关羽奉诸葛亮之命,前来接应刘备。他见赵云深陷重围,连忙拍马舞刀,冲入敌阵。
“子龙,吾来也!”关羽一声大喝,如洪钟般响彻战场。他挥舞着青龙偃月刀,刀光闪烁,曹军士兵纷纷避让。赵云见关羽前来,心中大喜,精神一振,与关羽并肩作战。
在关羽的帮助下,赵云终于杀出了重围。两人会合后,一路追赶刘备。终于,在当阳的一处山坡下,他们找到了刘备。
刘备见赵云归来,怀中还抱着阿斗,不禁热泪盈眶。他接过阿斗,高高举起,说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说罢,便要将阿斗摔在地上。赵云连忙上前,抱住阿斗,跪地说道:“主公,不可!小公子乃主公血脉,赵云万死不辞,也要护他周全。”
刘备扶起赵云,感慨万千:“子龙,今日若不是你拼死相救,我刘备恐怕要绝后了。你对我刘备的忠心,天地可鉴!”众人见此情景,无不感动落泪。
长坂坡之战后,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退往夏口,与孙权联合,共同对抗曹操。赤壁一战,孙刘联军大破曹军,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多年后,阿斗长大成人,继承了刘备的基业。赵云也一直忠心耿耿地辅佐着他。每当阿斗想起当年长坂坡的那场生死之战,心中便对赵云充满了感激与敬意。而赵云,也时常回忆起长坂坡下的点点滴滴,想起糜夫人的决绝,想起张飞的勇猛,想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他深知,正是无数人的牺牲与付出,才换来了蜀汉的今天。
在蜀汉的朝堂之上,赵云望着阿斗,心中暗暗发誓:“只要我赵云一息尚存,定当护蜀汉江山周全,不负主公和夫人的重托。” 岁月流转,长坂坡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段脍炙人口的传奇。人们传颂着赵云的英勇、糜夫人的大义、张飞的威猛,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