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父母会聊天 孩子更优秀》第14期读书会复盘

  今天学习的内容:《批评孩子不是为了孩子好,不批评孩子不是表扬孩子》

 

精彩内容:

  1.在表扬的时候,要先描述与孩子有关的具体事实和行为,针对孩子做的事情表达出家长的感受。例如,孩子考试取得了进步,家长要描述孩子这段时间努力学习的行为,肯定孩子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夸奖孩子的坚持和努力。

  2.在批评时也要做到精准批评。可以否定孩子的行为,但是不能否定孩子的为人。批评孩子时,一定要具体到孩子的某一个动作,某一个行为或某一个用词。不要给孩子贴上“懒惰”“不负责任”等标签

  3.对孩子具体的精准的夸奖,会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称赞的具体原因,也会鼓励孩子做出更多类似的事情。

  4.家长要记得少在小事上挑剔孩子,但要从小事上赞美,孩子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行为时,要学会从鸡蛋里挑骨头一样的赞美孩子。

  5.如果孩子有不好的学习表现,切记不要因为学习批评孩子,因为批评会让孩子和学习之间建立消极的情感联结。正确的做法是重塑孩子与学习的情感,想尽一切办法去制造并肯定孩子与学习相关的美好体验。

案例分析:

1.孩子磨蹭,不能及时主动做作业。

妈妈: 乖,你是准备看完这个视频才开始做作业吗?

孩子:不用你管!

妈妈:我是你妈妈,你这个说话态度我很不舒服,你得好好跟我说话。

孩子不吭声。

妈妈:你是准备看完视频再写作业吗?6点50开始做,你看怎么样?

孩子不吭气。

妈妈:我们把闹钟定在6点50怎么样?

孩子不吭气。

    先要建立关系,再谈事情。如果孩子没有按家长的要求去做,但是他能够及时完成作业,也要及时的表扬他自己很会安排时间。始终把关注点放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2.孩子回到家里跟妈妈说今天考试没考好,怎么接话?

妈妈:乖,虽然考试没有考好,但是你勇敢地跟妈妈说了实话,妈妈给你点个赞。你能看到自己考试没有考好,说明你对自己是有要求的。你很重视考试,你想要取得好成绩,说明你很有上进心,妈妈再给你点个赞。

(行动上,去给孩子倒水。语言和行为上做到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是被接纳的。)

妈妈:乖,今天天气挺热的,你刚回来,先喝点水休息一下吧!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跟妈妈说说,咱们探讨一下没考好的原因。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妈妈帮你做的,也可以说说。

3.孩子回到家里吐槽数学老师老是占音乐美术课上数学,让她很烦。

妈妈:乖,我读书那会儿老师也老占课,你们现在老师也用这老一套啊?(笑)

孩子:是的,是的,老师可烦了,我们都没有时间上我们喜欢的音乐美术,天天学数学,累死了。

妈妈:那你数学课听讲没听讲啊?

孩子:当然听了呀,哪敢不听。

妈妈:虽然你不愿意听课,但是你还是努力去听了老师的课,这可不容易啊,妈妈给你自我调整的能力点个赞。

孩子:没办法呀,我们能怎么办?

妈妈:要不我们找数学老师聊聊这个事儿?

孩子:还是不要去了,我不敢去。再说了,说了也没用。

妈妈:不去试试怎么知道没用呢?要不咱们在家里先练习一下吗?你来当数学老师,我来当你,咱们演练一下,看怎么能说服老师不占课了?

孩子:算了,算了,老师多讲点,也是想让我们考得好点儿。

妈妈:其实,你能理解老师的用心,对吗?你只是不喜欢老师用这样的方式提高你们的成绩对吗?

孩子:是的,其实我们语文老师就不占课,我们也学得挺好的。

妈妈:那你觉得语文老师哪些方面做得好呢?你们是怎么学好语文的呢?

孩子:……

妈妈:那你觉得数学该怎么学才能学好?

孩子:……

  总结:

1.关系先行。

    要让孩子愿意和你说话,愿意听你说话,你说的话才有用。

2.学会精准表扬。

      如何做到别人愿意听你说话,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精准表扬。我们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努力去寻找,去捕捉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中值得称赞的点。

2.学会启发式提问。

    家长和孩子说话时,要少说多听。一次谈话,家长的语言量最多只能是孩子语言量的三分之一。

    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孩子自己表达。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多视角看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表达,孩子的情绪也会得到缓解。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393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