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 拜谒王阳明墓

百仞阶台次第登,夕阳托举守仁陵。
知行合一传千古,学派姚江达九层。
2025年3月19日
说明: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生于姚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县。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享年五十七岁,归葬由其亲自选定的绍兴兰亭洪溪墓地。
王阳明墓始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墓冢坐北朝南,百余级台阶,四层平台,依山势逐级升高,视野开阔,势雄伟;数十株古松环侍左右,庄严肃穆。乾隆四十九年(1784)高宗弘历南巡时进行过修缮,建四柱冲天式石牌坊于墓前,御赐“名世真才”题额。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驻绍部队将领陶广树立墓碑。1988~1989年,绍兴县对墓整修,1989年3月,冈田武彦先生在日本筹资助修王阳明墓。2006年,绍兴文化发展中心对墓再次整修,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阳明一生倡导“心学”,以“心”为宗,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张“知行合一”,后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清代学者王士祯称赞其“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王守仁曾筑室于绍兴阳明洞,创办阳明书院,其学说也被称为“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在日本、朝鲜等国广为传播,弟子众多,世称“姚江学派”。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