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画里乾坤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系巧合)
“罗先生放心,有什么话尽管在这里说,老朽跟廖老板认识多年,店里没有闲杂人等,你们几位就当喝茶聊天,我到前面照看照看生意去!”店主识趣地站起来。
“但是我要说的事可跟林掌柜您有关哪!有客进店咱们就打住,隔着一道屏风呢!”廖崇光牵住店主的袖子挽留道。
“哦,什么事还跟我有关?”
“其实吧,我不觉得董教授告诉过我啥秘密,但是今年五月份他确实托我办过一桩大事哩,在林掌柜这儿买过一幅画,您忘了吗?那可是墨华堂的镇店之宝哇!”
又是画!这个案子总是绕不开那些美轮美奂的画作。想起这些天在美术学院的见闻,吴晓杉不禁内心有些酸楚。
“就是那幅何秋暝的《丽人游春图》吧?”
“董教授来这店里求购过好几次,好说歹说你都不肯卖,最后找到我这个老熟人过来套近乎…他虽然是美术学院教授,可手头也没那么宽裕,系里又不给贴钱,一心为教学的份上才在您这多宝殿厚着老脸砍价…”
“那幅画我十多年前入手就花了四十好几万,如今这市价怎么也得翻十倍。且不说价钱给的够不够,老朽也是个酷爱书画之人,画是孤品中的精品,怎么舍得割爱!”
“看来我这个中人还是有点面子!最后生意谈竟然成了。”廖崇光抿着杯中的热茶,面露得意之情,“这大红袍是越泡越有味道了。”
“五月份买的画,六月初董潇就遇害了,这个时间段确实值得关注。”罗维琢磨着董潇买画究竟意欲何为。
“哎呀!莫不是那画的缘故…给董教授招来了飞来横祸?这世间的珍贵稀有之物,时常引来不法分子觊觎。”林掌柜扼腕叹息,“老朽真是罪过了,当初倒是坚持不卖的好。”
“没那么严重啦,董教授遇害跟您那件宝贝没啥关系,只是他执意要买有点不寻常,老董是个原创型的画家,主张练好基本功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今年却突然提出要到这边买古画给学生临摹,我觉着怪蹊跷的。”廖崇光倒是有些机灵,宽慰店主的同时不忘找机会套话。
“今天下午反正没别的事儿,咱们索性就在墨华堂吃茶聊天,欣赏欣赏艺术珍藏。人生不能总是一根筋的奔着目标去,沿途的风景也很可观哩!今天好不容易逮住收藏界的行家,岂能不开开眼界,过了这村没那店呢!”
“那也好,我们也都喜欢书画,希望能一饱眼福。”罗维会意,猛然想起董潇曾经在国画系学习过,或许能从这方面入手找到破案的线索。
“对了,上次您赠送的项链没用上,还是物归原主吧!”罗维从衣袋里取出礼盒推到廖崇光面前。
“大侦探是不是觉得有钱人鼓捣这玩意儿造孽?奢侈浪费还容易招惹犯罪?听人说您对于富裕阶层成见可不小,当报社记者那阵写了很多抨击上流社会的评论哩!”廖崇光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调侃。
“我只是觉得…”罗维刚要说一些上流阶层其实做派很下流,想到廖崇光的职业马上话锋一转:“我一个大老爷们单身狗,要珠宝首饰也没啥用处。”他虽然对那些达官贵人们没啥好感,也犯不着坦诚得讨人嫌。
“这你可说错了,其实男人也喜欢珠宝,只是通过让女人佩戴它们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虚荣心,美人配美饰,想想就养眼!我们业内从事珠宝玉石镶嵌雕琢的男人占一大半儿呢!珠宝这个东西不能吃不能喝,看起来也没有实际用途,但是假如这个行业消失,大千世界就少了一分色彩哩!”廖崇光谈起珠宝来眉飞色舞,眼仁直像两颗熠熠发光的宝石。
“那倒是,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吴晓杉带着几分呆气直点头。
“你不是要给你那个蓝颜知己送礼物吗?不如这项链你拿去吧!”罗维没好气地打断他。
“可是她…她只喜欢看书…”
“吴老师的朋友喜欢书,那正好呀!”廖崇光一拍大腿,“让林掌柜给你找一套书画名录作礼物,他号称枫城收藏界的百科全书呢!”
“百科全书老朽可不敢当,如今这个年代电脑才是百科全书,书籍总会落伍的…”店主叹了一口气,转身丛书柜里寻出一本很厚的册子:“这里面的照片里都是枫城近十年来交易过的古画,我想你们还是更感兴趣何秋暝这个人吧?”
“他的画有何特别之处?能让董教授如此倾心!”罗维观赏着册子里面的插图,随口问道。

“他实际上是个油画家,晚清最早学习西洋绘画技法的人之一!何秋暝的祖父何绍熹曾经是嘉庆朝的宫廷画师,正五品顶戴,在枫城置办了好大家业,造了一处十分漂亮的园子,名叫熹园,老枫城人都知道。”
“我可是不知道。”罗维苦笑,“还是孤陋寡闻了。”
“东胜公园你总该知道吧?它的前身就是熹园啊!”
“大侦探若是连熹园都不知道,那还是认真听听林老板讲故事吧!”廖崇光殷勤地给大家斟满热茶,催促林掌柜快讲。
“何秋暝受祖父影响,从小就喜欢画画,倒是对科举没多少兴趣。好在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祖父和父亲都有功名,他不用刻苦读书也能混成了名士,晚年还捐了个闲职…何秋暝1816年出生,二十多岁上在天主教堂结识了西洋画师莱特金,从此迷上了画油画,以熹园为背景画了很多中西合璧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油画,尤其擅长画人物…”
“我觉得西方的人物画是比国画中的人物好看,更像真实的人。”吴晓杉忍不住插嘴。
“这个可没有可比性,西洋人擅长画形,而中国画更注重传神。”林掌柜摆摆手,“传统国画中的工笔也很细腻,但业界一般认为写意画更胜一筹,过于注重写实就难免匠气。”
“可是我还是觉得形神兼备更好,好多水墨画给人的感觉很粗糙,人物画经常比例失调,面部表情单调…”吴晓杉倒是认真要探讨一番绘画。
“吴老师是看您门口挂的画构图太简单,都不够档次。”罗维顺势推波助澜,想着吴晓杉倒是没从他父辈那里学到多少交际场上的手段,一不小心就本色出场。
“那些画是古画不假,但都非名家之作,艺术造诣确实不高,还没有资深的现代画家有功底。”店主拈着胡子微笑。
“看看,看看!当真是无商不奸,林掌柜这么德高望众的前辈也会糊弄人。”廖崇光促狭地挤着眼睛。
“前面那幅《寒塘秋雁》标价挺贵,但总觉着哪儿不对劲,线条不连贯,落款题字也别扭。”罗维修习过书法,此时也来了谈兴。
“罗先生眼力不错,那幅倒是名家之作,不过展示的是给顾客看样子的仿品,真迹在库房里存着呢!贵重物品放外面不太安全。”店主解释道。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