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做IP,精心设计和做自己,得这么结合!
今天想聊聊做IP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做IP到底是要精心设计,还是要做自己筛选用户?
昨天,阿青回复了一段非常精彩的内容:
「很多人认为艺术家是贫穷的,而且是ta的感性和放纵害他如此。
但这其实是错误的,真正的艺术工作者都是非常勤奋和理性的,能够触达人心的感觉,一定是解构后再次建构的。
拿目前流行文化中商业价值最高的脱口秀来举例,演员要一次次去讲开放麦,不断打磨自己的表达能力,洞察能力,以及和客户互动的能力。我在花匠你这里,听到了很多你传达的理念,都会发现底层逻辑是惊人相似的。比如最佳实践,哪个画家不是从模仿大师之作开始呢,而且是一遍遍重复模仿,直到把大师吃干抹净,拿走自己要的理念和技术。
做自己是一定要的,但从内容逻辑上,不经过设计的自己是混乱的,观众是看不清晰的,创作者要去找到自己的元故事,你提炼出来的三观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在这个基础上,补充一下我的观察。
我的观察就是,很多时候,教科书给我们的短视频步骤,都跳步了,都没有完全还原现实。
比如很多短视频方法,告诉你的里程碑是,你先完成1000粉积累,再完成万粉突破,或者先完成一个创作模型,再去复制。
但我想说,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步骤。
真实的步骤应该是:
第一步,你先能在人前说话。你别觉得这很理所当然,正常人一旦需要跟别人表达自己,就会开始不自然。
第二步,你能在人前说清楚你想说的话。这个其实也很难,我身边从0起步的万粉IP,刚起步时写的文案其实也很一般,就是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最后啥也没说清楚。所以先学会说清楚就很好。
第三步,你能开始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阅读体验。比如你能够稍微设计一下前3s,知道要吸引别人,不要一开头就是大家好/你好。
最后一步,才是你能够精心设计内容,知道一个优秀的短视频或者朋友圈文案结构,能够打磨和写出。
我原来以为自己的文案能力基础,可以直接从4做起。
所以我在1月和2月跟创客试过找最佳实践,然后用不同方式输出脚本。
结果我发现,啊,我写了好几个版本,但是我根本不想录了就…...
所以我今天想表达的是:我也很赞同要精心设计,但是,步骤一定不要反。
你还是要找到你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再去做精心设计,否则很难长久。
我觉得最近持续输出,让我最最惊喜的是,我更多地认识了自己。
有一度我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也无法展示这个部分,但现在我愿意承认自己的局限性。
我觉得能够表达出这一点,这是跟“小白的短视频英雄之旅”这样的故事,一样有意义的。

(群聊天截图)
-END-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