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会腻啊
游戏一段时间不玩会很想玩,烧烤一段时间不吃也会想吃,时间上也想要奖励自己,但这些不是每天都会去做的,因为每天去做就会厌倦。
长时间游戏会觉得没意思,通常三把都是枯燥的游戏就不想玩了,如果想要继续下去就得设置成就,在什么条件下赢得游戏,游戏中总的击杀数,段位,等等。一种游戏模式玩腻了,会去尝试另一个模式,经营,卡牌,moba,射击,对战,等等。不同的人会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不同游戏。
一般设置为三种程度,开始是尝试的心态,带着好奇心去体验游戏,看能否给自己带来好的反馈;然后在了解一定程度后,会利用自己的理解在游戏中实验,一定程度将自我投射到游戏中;再进一步,熟悉了所有设置,并且自身的游戏水平达到熟练,开始去完成成就。
应用商店中,会有成百上千的游戏,无数的游戏团队绞尽脑汁地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圈用户的钱。会通过游戏详情,画面简介,玩法设置,故事主线等来判断该游戏自己是否感兴趣,才会决定是否下载尝试。这就意味着这个过程中一定有自我的投射,来自喜好与过往经验的判断。
但游戏总不会是长久的,因为玩游戏需要充分的自由,越复杂的游戏需要投入得越多,越投入的游戏才会更人更真切的反馈。更何况人自身存在是需要投入一定生产的。
此外,关于吃也是。总是吃同一家餐馆久了就会吃腻了,烧烤天天吃也会觉得腻了,但长时间不吃肉也会觉得肚子里没油水,看着大肥肉也会流口水。所以会讲究荤素搭配,还有相应的专家,营养师什么的。关于吃很快就会腻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可以一直不腻的。
人处于特定环境中,会基于自身特性,环境属性,产生对应需求,在一定思考后,与相关客体产生联系。
如果家附近有商超,公园,游乐场,可能平时会去这些地方娱乐;如果旁边有体育馆,篮球馆,游泳馆等,就会去做一些运动;如果是图书馆,博物馆等就会去学习;如果有桌游,网吧,KTV等,也会区娱乐;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只能待在家玩手机了。
当然不只是家附近的环境,也可以是人的环境。
如果说有什么事可以一直不腻的话,起码一点你可以从这件事中不断获得好的反馈,更偏执一点,不管这件事怎么样,不管是好的情况还是坏的情况,你都认为是正反馈,只有源源不断地接受正反馈,你才会无疑地走下去。
想想这些反馈来自于哪里,你比如吃,胃口好,食物味道好,所以会想吃。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都维持生命,最起码吃完饭不会感觉到饥饿,这就是一种反馈,所以人每天都会吃饭,同理睡觉也是,一天不睡觉人就不精神,反馈非常强烈。
所以有一类事情是生理上的反馈,感觉不到饿,感觉不到困,感觉不到痛,就是生理上的反馈,所以会一直做相应的事情来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并且根本不会腻。但是,这些维持身体的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占了五分之二到一半吧,剩下还有一些时间,怎么办。
所以对应的就是精神上的,情绪上的,个人主观的,正是这些,把人区分开来。
有些人钟情音乐,有些钟情写作,有些人酷爱运动,他们一生都在做同一件或者同一类事,感觉不到疲倦并以此为乐,为什么呢?
他们从这些事物中发掘常人看不到的且极度适合自己的东西,按照之前的理论,他们发现了自己,真实的自己。
所以又绕道这上面来了,做你自己才不会厌倦,做其他的事情,你只是在扮演而已,而且不是真心想扮演,只是为了某一个自我程度不高的需求,因为与此同时你将剩余的自我都压制了,久而久之自己就不是自己,无法从对应的事情中接受反馈。没有了反馈就会觉得空,空了就会想去解放自我。
所以,从对于现状会腻的情况,到寻找到自我的这个过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