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信、融合、稳定携手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浪潮与地缘博弈交织,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叠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始终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倡导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坚持以真诚互信、融合发展、安危与共的新路径,有力推动同周边国家在发展和安全上的深度合作,全面绘就了周边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新图景。

     共筑互信之锚,夯实睦邻友好的根基。互信是国际关系的“压舱石”。中国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在历史文明交往中积淀了“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从郑和七下西洋的和平远航,到丝绸之路的融汇互通,历史证明,只有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包容文明多样性,才能实现民心相通。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积极推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以对话化解分歧,在中亚峰会上与中亚五国建立元首会晤机制,以制度性安排增进战略互信。这些实践生动表明,互信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通过平等对话、利益共享和规则共建浇筑的坚实基石,面对个别域外势力挑动阵营对抗的图谋、挑起所谓的贸易战等等,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唯有以超越零和博弈的思维,以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意识看待彼此,才能将差异转化为合作的动力,将竞争升华为共赢的契机 。

      深化融合之路,激活共同发展的动能。融合发展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金钥匙”。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老铁路穿山越岭成为“黄金通道”,雅万高铁飞驰出东南亚首条高铁速度,中巴经济走廊点亮“一带一路”示范标杆……这些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背后,是规则标准的“软衔接”,更是发展机遇的共享共赢。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的拓展,让合作从传统领域向创新、可持续方向延伸,为周边区域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当前,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成员实行的“对等关税”策略,严重冲击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特别是弱小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中国采取了坚定有力的反制措施,无论美国怎么打、怎么压,中国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和进步,充分展现了“越压越强”的韧性与不屈的意志。历史已反复证明,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开放合作、融合发展才是正道。

      同护安全之盾,守护和平发展的家园。以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为战略支撑的合作实践正在重塑地区安全架构。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多边联合反恐机制、第151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建设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10余个组织代表参会,一起构建起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有效应对了当前面临的“数字风险”。这一个个的创新实践打破了“安全困境”的窠臼,开创了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新范式”。面对气候变化、粮食危机、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深入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发起“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向津巴布韦、索马里、南苏丹、埃塞俄比亚等30多个国家实施了50多个粮食援助项目等等,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为维护世界安全作出了大国贡献、彰显了大国力量。事实证明,发展和安全根本不是某个国家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各方共商共建的“交响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既需要登高望远的战略智慧,更呼唤脚踏实地的务实行动。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始终是周边地区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并始终积极与周边国家一道以互信消除猜忌、以融合推动发展、以对话同护安全,共同书写了和合共生的时代新篇章。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436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