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吗?

        周五的时候,我和小妹妹聊天。她说觉得我很喜欢批判什么东西,她不喜欢。那一瞬间,我是迷惑的。

      我在想她的意思是我一直在对他人的言行做价值判断吗?比如呢?到底是什么价值判断?我的哪些言语是一直在做价值判断?如果我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我的观点,这也算价值判断吗?

      刚刚大妹妹在群里发了别人的幸福婚照。我第一反应新郎长得还挺好看的,于是发了出去。转念一想,我立马撤回来了!我又是在做价值判断了吗?

      我陷入了表达迷茫。

    其实周五到现在我都在研究价值判断了,又看了沈老师的书,又查找了很多资料。但是我依然迷茫。就像沈老师说的,悬置价值观是很难做到的,每个人总会带着自己的立场。

      我真的甚为迷茫。我想整理一下思路。

      价值判断是基于个体或者群体的价值观、信念或偏好,对事物、行为或观点进行“好与坏”、“对与错”、“应该或不应该”的主观评价。它反应的是评价者的立场和标准,而非客观事实本身。陈述事实是进行客观的描述,可以被证伪的。“你真的太懒了!”这是价值判断,而“你连续三个星期没交报告了”就是陈述事实。相对而言,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并且隐藏了判断标准,易引起情绪反应。

      这一点上我能理解了,那我不能够表达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了吗?我不可以作为第三方的角色去表达我自己的看法吗?甚至是我和你之间的事情,我不可以表明我的价值立场吗?但是我应该也要避免情绪冲突吧。

      与他人沟通交流,避免过多价值判断可以让对话更开放,减少冲突,并且促进理解。用观察代替评价是个好办法,就是陈述事实,“你总是迟到,太不负责了!”变成“你最近三次都迟到了,是因为什么原因呢”。用我陈述代替你陈述,比如“你这样太不负责任了”变成“我对于这个决定有一些担心,因为会影响进度…..”,同时区分开“事实”与“观点”的界限,明确标注“根据我的经验”“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先认可对方的合理性,“我理解你的这个初衷….”,承认主观性“这可能是我的主观偏好!”。

    总结起来是分离事实与观点、用“我”承担责任、留出弹性空间、聚焦具体影响,将抽象评价转为讨论的具体问题。

    我再回想起小妹妹说的话。大概是她不喜欢和我讨论别人的事情,不想对别人的事情做出过多评价吧。也可能是我的价值判断很容易影响到她,甚至是我对于她的事情做出了价值判断,影响到了她。

    如果我多一些事情产生了很多想法,很想进行价值判断方面的交流,应该选择什么对象呢。DeepSeek告诉我亲密关系是安全区,因为信任度高、容错空间大,可长期磨合,但是要基于双方有基本的概念共识。

    大概我们交流之间的问题是本身的价值不一样。因为我喜欢去看别人思索别人,而她不喜欢。我这是我的习惯,她的是她的习惯。我还是可以表达我自己,而她可以选择拒绝我的表达。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43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