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家如果四人组合出道,前八名的组合都是谁呢

中国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数不胜数的书法名家。那么,如果选取四人进行组合,哪些组合能名列前茅呢?

1、“书中四贤”,实力五颗星。成员如下:

王羲之:晋代书法家,中国书法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美誉,后人学书法者无不视王羲之为楷模。

王献之:晋代书法家,与王羲之并称“二王”,在书坛地位仅次于王羲之,后人称为“小圣”,在唐代之前,其书坛地位曾一度盖过王羲之。

张芝:中国书法史上第一座重要丰碑,开创了“今草”,被称为“草书之祖”、“草圣”,代表了中国古代草书的最高成就。

钟繇: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楷书的开创者,后世称为“楷书之祖”,其代表作《宣示表》至今仍是楷书学习者入门的必备法帖之一。

2、“楷书四大家”,实力五颗星。成员如下:

欧阳询: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历来被称为书法“正宗”,其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皇甫君碑》都是传世楷书名作。其中《九成宫醴泉铭》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有书法界“亚圣”之称,创立“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代表作《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都是楷书经典。此外,也有《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柳公权:中晚唐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是唐代书法的集大成者,以楷书见长,与颜真卿并称“颜柳”,其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都是楷书入门必备法帖之一。

赵孟頫:王羲之书法的集大成者,元代地位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书法家,诸体皆精,尤其楷书、行书,成就更大,其代表《胆巴碑》、《三门记》、《道德经》等均是传世佳作。

3、“初唐四大家”,实力四颗星,成员如下:

虞世南:王羲之后人智永的亲传弟子,其书法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其代表作《孔子庙堂碑》也是楷书入门必备法帖之一。

欧阳询:不再赘述。

褚遂良: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在初唐书法家中,以欧阳询、褚遂良二人最具有创新精神,褚遂良最能与时俱进,欧、虞两人书法,保留隋朝书风较多,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不被前辈们多抑制,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 对唐代乃至后世书法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薛稷:开创“薛体”,书法来源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楷书见长,不过相比前三位,实力和地位略低一个档次,这也使得这个组合实力不可与“楷书四大家”相比。

4、“宋四家”,实力四颗星,成员如下:

苏轼:擅长行书、楷书,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其代表作《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以行书、草书见长,黄庭坚的书法如长枪大戟,观者无不有痛快淋漓之感。代表作《松风阁诗》也位列“天下十大行书”之一。草书作品《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白忆旧游诗卷》等也都是草书领域的经典之作。

米芾:天才书法家,诸体皆精,行书、草书最为擅长,其代表作《苕溪诗卷》和《蜀素帖》被称为“米书双璧”,其中,《蜀素帖》也位列“天下十大行书”之一,也被称为“中华第一美帖”。

蔡襄:相比前三位,蔡襄实力不够突出,这也使得这个组合实力只能得到四颗星。其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他的书法恪守晋唐法度,创新不足,加之其存世墨宝甚少,使得后世学蔡襄者偏少,相比其他三位,影响力自然也不足。

5、“吴中四大才子”,实力三颗星,成员如下:

文征明:擅长楷书、行书,存世作品极多,精品也多,如《前后赤壁赋》、《滕王阁序》、《琵琶行》、《琴赋》等,其书法影响力在董其昌之前为明朝之最,时人称其书法为“当朝第一”。

祝枝山:以草书见长,与王宠、文征明并称,是明朝中期书法家的代表,其狂草来自怀素、张旭、黄庭坚,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有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

唐寅:师法赵子昂,以行书见长,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代表作有《落花诗册》。在四大才子中,唐伯虎名气极大,但大家不要被影视剧所误导,相比书法,唐寅更以绘画见长,其书法在当时远逊文征明、祝枝山,这是事实,望大家客观看待。

徐祯卿:徐祯卿以诗文见长,其书法作品更是罕见,且史书并未记载其书法水平如何,另外各种书法类书籍中也未提及他的书法,恐怕其书法水平不高,这也使得这个组合实力只有三颗星,无论是唐寅还是徐祯卿都拉低了这个组合的书坛地位。

6、“晚明四大家”(善书四大家),实力三颗星,成员如下:

董其昌:以行草见长,是明代继文征明后又一位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直到清代,其影响力可与赵子昂媲美,换句话说,在清代,书法家几乎一半受赵子昂影响,另一半几乎都受董其昌影响。

张瑞图:与董其昌并称“南张北董”,李志敏评价他说:"张瑞图之草书,用笔爽利,造型别致,但不耐寻味。"不得不说,张瑞图书法可影响一时,但放在历史长河中,与其他顶级书法家还难以媲美。

米万钟: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米芾后人,因此,他的书法学米芾,但无法转换米芾的精致笔法,尤其作大幅立轴,甚多枯笔、破笔,虽有豪迈之气,但终落空乏与粗率。米万钟也是影响一时的书法家,但在历史长河中,距离顶级书法家也是有很大差距。

邢侗:当时与董其昌并称"南董北邢",曾遍临魏、唐、宋诸大家,尤其喜爱王羲之,他的行草、篆隶,各臻其妙,其中,行草见长,晚年尤精章草。但他的草书泥古未化古,缺少个性的显彰。后世对其书法批判很多,因此,距离顶级书法家也差很多。综合来看,这个组合中,也就董其昌书法还算突出。这也使得这个组合实力勉强达到三颗星,准确来说应该介于两颗星到三颗星之间。

7、“清四家”(其一)“乾隆时期四大书法家”,实力两颗星,成员如下:

刘墉:帖学之集大成者,清朝徐珂称赞刘墉:"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在“清四家”中,刘墉最具创新精神,成就也最大。

翁方纲:他在颜书、欧书和唐人写经、汉隶上都下过很大的功夫。但他的书法艺术水平并不是很高的。他的书法讲究无一笔无出处,而自己的东西却很少。因此,其书法为人所诟病。

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但其书法未摆脱赵子昂、董其昌的痕迹,创新力不足。

王文治: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则学自《兰亭序帖》和《圣教序》。不过,其书法作品清晰可见董其昌的影子,可以说,王文治的书法也未摆脱董其昌的束缚。综合来看,“清四家”中除了刘墉,其他三个似乎都是来凑数的似的。

8、“清四家”(其二),实力两颗星,成员如下:

刘墉:不再赘述。

翁方纲:不再赘述。

成亲王:以楷书见长,师法欧阳询、柳公权、赵子昂,其楷书端庄秀气,仔细看,赵子昂风格极为明显,因此,成亲王由于未脱离前人藩篱,距离顶级书法差距也不小。

铁保:擅长楷书、行草。楷书取法颜真卿的厚重,又转师多家,成就自己;他极善吸取晋唐名家中有益的书法营养,草书除了师法怀素等人,更加推崇和师法张旭。不过,不得不说,其书法来源虽广,但距离融会贯通还差一些。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446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