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中的大风

周六上午,听马老师直播随记,感觉有趣,有用,有意,对人生更有益。

《西游记》中的风

“黄风是病,灵吉是药,都在本身寻取。”——《李卓吾批评本》

苏轼被贬广东时,一个和尚去拜访。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每个人都有焦躁不安时,修行是一辈子的事。俗世中人,既有雅的一面,又有俗的一面,雅俗共赏。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在动。

西游记中是一阵黄风

红楼梦中是一阵春风春风

《红楼梦》中的风

《红楼春趣》放风筝前写柳絮诗。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林黛玉写的。

生命的逝去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写的。

两种生命状态,没有好坏。一是对生命逝去的感叹,一种是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踩一捧一,是读红楼梦最错误的方式。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化用了谁的词?侯蒙《临江仙》。“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风筝是红楼梦中贯穿情节的一个象征物。

书中写到放风筝,就是放晦气。

(举例:《追风筝的人》中“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故事。)

曹雪芹为什么对风筝有那么深的研究?

他的祖父曹寅。他奶奶是哪里人?山东潍坊人。读书要知人论世。曹雪芹晚年时写了另外一本关于风筝的专著《南鹞北鸢考工记》。为什么写这本书?曹雪芹有一位残疾朋友,让人扎风筝卖,帮助残疾人谋生。书中记载,“是岁除夕,于冒雪而来……可以过一肥年矣。”

他不仅是感性的表达,更是悲悯之心,这就是他写这本书的伟大之处。也明白他为什么把《红楼春趣》中放风筝写的那么有趣。

他们放的什么风筝?

贾宝玉:美人风筝。怜香惜玉,喜聚不喜散

林黛玉:喜散不喜聚,不是不喜聚,而是在于她的在意:情。

风筝与哪个人联系最紧密?探春。她放的凤凰风筝。凤凰两个字的区别是:性别(一公一母)。体现:探春远嫁。

我们的命运就像风筝,尽量让线不要断,不管飘到哪个阶段,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手中的线不要断。所以说,读书就是在读自己的人生。

苏东坡最后写的一句话:着力即差。人生太过用力就会落了下乘,不是说不努力,而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恰到好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电梯。

读书,既帮助我们(亲子)脚踏实地——提高成绩,累积知识,又仰望星空。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465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