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花莸

单花莸

单花莸属于马鞭草科莸属,是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它的茎基部呈现木质化特征,枝条的横截面呈四方形。叶片两两相对生长,叶片边缘排列着4 - 6 对钝锯齿,叶片的两面都布满了柔毛和腺点,就像被大自然精心点缀过一样。它的花朵别具一格,单独生长在叶腋处,花瓣呈 5 中裂状,颜色为蓝白色,花瓣上还点缀着紫色的条纹和斑点,十分精致。雄蕊和花柱都从花筒中伸展出来,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显得格外灵动。其花期在 4 - 8 月,这段时间里,它能为周围的环境增添不少色彩。

形态特征

单花莸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时会呈现蔓生状态,只有基部木质化,植株高度一般在30 - 60 厘米。它的茎呈方形,上面生长着向下弯曲的柔毛。叶片为纸质,形状从宽卵形逐渐过渡到近圆形,长度在 1.5 - 5 厘米,宽度在 1.5 - 4 厘米。叶片顶端较为钝圆,基部从阔楔形到圆形不等。叶片边缘有 4 - 6 对钝齿,两面都覆盖着柔毛和腺点,侧脉有 3 - 5 对。叶柄长度在 0.3 - 1 厘米,同样被柔毛覆盖。

单花莸的花朵单生于叶腋,有着1.5 - 3 厘米长的纤细花柄,在靠近花柄中部的位置,生长着两枚锥形的细小苞片。花萼呈杯状,长度约 6 毫米,在结果时会稍微增大。花萼两面都被柔毛和稀疏的腺点覆盖,有 5 个裂片,裂片的形状从卵圆形到卵状披针形,上面有着明显的脉纹。花冠颜色为淡蓝色,外面稀疏地生长着细毛和腺点,喉部通常布满柔毛,下唇的中裂片比较大,边缘整齐。花冠管的长度在 6 - 9 毫米。雄蕊有 4 枚,和花柱一起伸出花冠管外。子房密生绒毛。蒴果会 4 瓣裂开,果瓣呈倒卵形,没有翅,表面布满粗毛,虽不明显但有凹凸形成的网纹,长度约 4 毫米,颜色为淡黄色。它的花果期在 5 - 9 月,整个生长周期都有着独特的形态变化。

繁殖方式

单花莸的繁殖方式主要是扦插或分株繁殖。这两种繁殖方式操作相对简便,能较好地保留母株的优良特性,帮助单花莸快速繁衍生长。

生长习性

单花莸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以及四川等地。它喜欢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常见于山坡、林边、路旁或者水沟边。这些地方通常湿度较大,能为单花莸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其生长海拔在400 - 1500 米之间,模式标本采自我国东部地区。在这样的环境里,单花莸能够茁壮成长,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单花莸是一种耐阴湿的观花观叶地被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它可以用来布置花境,为园林增添自然野趣;也可种植在岩石园,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景观效果;还能片植于疏林下,形成一片美丽的植物群落。园林应用时,参考种植密度为6 株 ×6 株 /㎡,这样的密度能让单花莸更好地生长,展现出最佳的观赏效果。

药用价值:单花莸的全草都可入药,具有祛暑解表、利尿解毒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用来治疗中暑、感冒、尿路感染、白带等病症。在浙江地区,民间常用它作为刀伤药;江苏则会用全草提制外用止血粉,止血效果颇佳,充分展现了单花莸在药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花语

目前,单花莸还没有被赋予特定的花语。

花外之音

单花莸(yóu),“莸” 在古书上指的是一种带有臭味的草。不过,单花莸虽然名字里带着这样的 “典故”,但它却有着独特的观赏和药用价值,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大自然中的植物千奇百怪,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单花莸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代表,还有无数奇妙的植物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了解。如果您对植物世界充满好奇,想要知道更多植物背后的故事,轻轻一点就关注,好运连连挡不住,点个关注吧!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丰富多彩的植物王国,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486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