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三)
自从她报完名之后,她就开始着手学习。从一开始她就决定,她要花最少的钱,抱着学习的态度,靠自己的努力考完所有科目。所以她没有报班学习,因为她咨询过,报班怎么也要好几千块钱,万一遇到机构跑路,或者自己坚持不下去,那岂不是亏大了。
她在网上找到了这门课程的所有资料,包括视屏资料和打印资料,正式开启了自学之旅。
理想很丰满,想法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她以为自己平时那么爱读书,又喜欢写点东西,这有关文学类的知识学起来应该很容易。但是真正投入学习才发现,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她第一次报的是《古代文学史(二)》,《美学》和《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这三门。那些拗口的词句,那些不熟悉的人名,那些没听说过的作品,理解不了的概念,学起来十分痛苦,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些后悔当初做的这个决定。
需要记背的体量巨大,厚厚的几本资料,好像全部都是重点考点,但是又怎么都记不住,才发现记忆力下降的如此厉害,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记背。
学着学着她还发现,内心的孤独感与日俱增。要是在学校学习,身边有同学一起学,每天有共同话题,相互之间能理解,能相互帮助,但是现在,从始至终都是她一个人。她不敢跟亲人朋友说,她在自考本科。因为她知道说了也没用,别人只会说,
“考那有什么用?含金量不高。”
“现在学历都烂大街了。”
诸如此类的话。虽说刚开始报名时,做了很多心理建设,但是还是害怕听到这样的话语。只会让自己心里不舒服。
况且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都十分煎熬。这个时候她更需要听到的是鼓励的话,理解的话。但是真正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
她不奢望别人的理解,她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
“请相信自己,不为明天焦虑,专注当下。”
“全神贯注,不要回头。”
“且视他人之凝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虽然说这些近似鸡汤的话语有点自欺欺人,但是不得不承认它们在无数个夜晚深深的鼓励了她,陪伴着她。
后来她在网上找到了本地区的学习群。她才发现,原来身边还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
群友们也分享了很多考试经验,学习方法,学习资料,这对她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让她少走很多弯路。
每天只有早晨和晚上才有学习时间。每天都是一早起来学习一阵,白天戴上耳机,边做家务边听课,边骑车边听课,晚上安顿好孩子,收拾好房间之后学习一阵。
这期间她还要对抗手机的诱惑。总是不自觉地拿出手机,看看消息啊,刷刷朋友圈啊。特别是刷短视频,这是学习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总是毫无意识地浪费掉她很多时间。然后又深深地懊悔。
最要命的是,等费劲巴拉的学完全部内容之后,一刷题,跟没学过一样,选择题错的离谱,简答题感觉都很陌生,不知从何下笔。随着考期临近,她越学越焦虑。
她就在这样一边努力,一边纠结,一边懊悔,一边焦虑的备考中迎来了第一次正式考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