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诚国学院张启明受邀参加金融讲座并做国学易经主题演讲
2015年11月22日,在惠州TCL酒店进行了一场特别的金融讲座,与会者500余人。启诚国学院院长张启明老师,作为受邀的主讲嘉宾,他将易学的智慧与金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将金木水火土五行与当代五大类资产种类——股票、债券、商品、货币市场和另类投资进行了巧妙对应。“金属性坚硬,对应债券的稳定性;木性生长,对应股票的增长潜力;水性流动,类比货币市场工具;火性活跃,象征商品期货的波动性;土性厚重,呼应房地产等另类投资的基础性。”张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在大屏幕上展示图表,将抽象概念形象化,更加利于理解。他特别强调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循环关系:“正如金克木,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债券类资产往往能对冲股票风险;木生火,成长型股票繁荣往往引发商品价格上涨;火生土,商品牛市常为房地产等实物资产创造有利环境。理解这些关联,有助于我们前瞻性地调整资产配置。”

讲座最大亮点在于张老师提出的“动态平衡”投资法则。他通过易学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核心理念,阐述了投资组合中进攻性与防御性资产的此消彼长关系,并引入了“市场节气表”概念,将传统二十四节气与市场周期相对应,为资产调整提供了一套独特的时间框架。
“春分对应市场由熊转牛的拐点,此时应增持木属性资产;夏至象征牛市高点,宜适度配置金属性防御资产;秋分预示市场转向保守,应加强土属性稳健资产;冬至则是市场底部区域,可开始布局高风险高回报的火属性资产。”张老师的这一解读引发现场一片惊叹。他进一步解释道:“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中国传统智慧追求的天人合一,在投资领域表现为个人投资决策与市场规律的和谐统一。西方投资理论强调战胜市场,而东方智慧则教导我们顺应市场。”
另一亮点是讲座中的互动环节。当张老师展示了一套基于八卦系统的投资决策矩阵时,现场爆发热烈讨论。这一矩阵将乾、坤、震、艮、巽、离、坎、兑八卦与不同投资情境相对应,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决策框架。乾卦代表创新与领导,对应科技创新领域投资;坤卦象征包容与支持,类比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投资;震卦表现为动荡与突破,适合把握市场剧变中的机会;坎卦代表险中求机,适合逆向投资者。
一位来自外资银行的投资总监站起来分享道:“我们在量化模型中加入了类似的平衡考量,确实改善了极端市场环境下的表现,这与东方思维的包容性不谋而合。实际上,我们发现很多成功的西方投资者,如巴菲特、达利欧等人的投资哲学,都与东方的中庸之道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张老师还特别提到了易经中“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智慧,与现代投资中的耐心等待和把握机会相契合。他引用了几位顶级投资者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一理念,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讲座进行到下半场,观众参与度持续攀升。当张老师邀请现场观众进行一项“易象思维”实验时,几乎所有人都举手参与。这个实验要求参与者根据给定的市场情境,运用易学思维进行投资决策推演。“请大家想象,当前市场处于水火既济状态,即流动性充裕但通胀压力上升,你会如何调整投资组合?”现场讨论热烈,各种观点交锋。

提问环节更是将讲座推向高潮,排队提问的观众有资深投资者、金融学院的学生等。一位中年投资经理在会后说“我从事金融工作二十年,第一次感受到传统文化在投资领域如此直接的应用价值,丰富了我的投资思路。过去我们总是仰望西方金融理论,原来东方智慧同样可以指导现代投资实践,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前瞻性。”
此次讲座一方面为当代金融实践提供了一个源自本土的思维框架,填补了西方金融理论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证明千年智慧依然能在当代社会发挥实际作用。西方金融理论建立在理性假设基础上,而现实中投资者往往非理性。易学对人性的洞察,对市场周期性的理解,弥补了这一缺陷。
正如张老师在讲座结尾所言:“金融的本质是管理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易学的精髓在于把握变化中的规律。当东西方智慧交汇,我们或许能找到应对复杂金融世界的更好方式。未来的金融理论,应该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
讲座结束后,不少参与者仍意犹未尽,三三两两聚集在会场外继续讨论。这场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文化的唤醒,一次思维的革新。它让人们看到,在现代金融的喧嚣背后,古老的东方智慧依然闪烁着永恒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寻找确定性,在变化中把握不变的规律。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