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写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实录

【教学板块一:单元定位·明确目标】

师: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我们需要写游记。首先是跟着课文学方法。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地方?主要用了什么方法?

生:海上(主要运用动态描写)和双龙洞(主要运用静态描写)

师:他们分别按照什么顺序?

生:海上日出是按照时间顺序,第2自然段写的是日出前,然后写的是日出时,晴天和有云是不一样的奇观。

生:双龙洞是先写的在路上,然后到洞口,然后到外洞,接着到孔隙,接着到内洞,最后出洞,这篇文章是按照的空间顺序,地点转换的顺序,也可以叫做游览顺序。

(带领学生默读,整理两篇课文的顺序)

反思

1、单元整体视角切入

2、可视化文章结构

【教学板块二:精读赏析·写法解密】

师: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精读,请你看到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我们之前讲到过在路上的时候它的特点是美,那它是怎么具体写出路上的美呢?请你圈出文章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运用了哪些方法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学生批注1-2自然段,对路上的美进行具体分析)

生:同学们,请看到第2自然段,“无论花朵还是叶子...”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映山红的精神。

生:(补充)这里还运用了拟人,体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激动。

生:同学们,请看到第2自然段,这里的“渐渐”写出了它进山的一个过程,好处就是把他进山洞写的很真实。

生:同学们,请看到第2自然段。“山上沙土呈粉红色..”突出了这里的特别,很少见。感觉到了色彩的层次。

生:(补充)作者观察的这么细致,就是因为作者喜欢这里。

生:请看到第3自然段,这里利用了听觉,比喻,真正的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请看到第3自然段,“山特别高,突兀森郁...”写出了山也大,洞也大,写出了壮美。

...

师:这里我们发现写景物,可以运用五感、比喻、拟人、过渡句等等。接下来也请你运用这样的方法赏析剩下的内容。

(学生继续进行批注,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生:同学们,从第五自然段,“船两头...”这里写出了船是怎么移动的。

生:同学们,“我有感觉到...”这里运用了感觉,写出了空间的狭小和局促。

生:同学们,请看到第5自然段,“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这里我感觉到了作者很喜欢这里,不然作者不会好奇。

....

生:(补充)“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还写出了程度。“挤压”写出了空间的局促和狭小。

【教学板块三:结构梳理·技法提炼】

生:同学们,接下来我们看到内洞,请看到第6自然段,“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写出了内洞里面的黑。

生:同学们,请看到6自然段,这里整体都写了内洞的漆黑,但是这里写出了作者的想象,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

生:(补充)请看到第6自然段,请看到后面,这些地方都表现了内洞的景象表现奇特。并且还在呼应双龙洞这个名字的由来。由这个特殊的双龙洞来引发了想象。充分说明了这里的景色非常美和不一般。

【教学板块四:写作迁移·学以致用】

师:(总结)这篇文章重点讲的是孔隙和内洞,因为这两个地方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所以就要详写,其他的地方外面都有就可以略写,我们就叫做详略得当。

师:接下来请找出各个景点变化的过渡句。

生:“出金华城...”“一路迎着溪流..”“入山大约五公里..”“在外洞找泉水...”“内洞一片漆黑...”“我排队等候...”,

师:这种走一处写一处的写法就叫做移步换景,写作顺序称为游览顺序。

(学生进行批注总结)

反思

1、通过"找过渡句"活动理解游记特点

2、写作策略显性化提炼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506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