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职业生涯故事(4/100)
小编之前立下flag,写出100个Ta的故事,但写完三个故事陷入了写作瓶颈,因为小编把焦点放在特殊群体,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再次重新调整。看看这篇故事,(对话内容受访人同意才发布平台)
受访人背景:苏州大学,新闻学学士,英国爱丁堡大学 数字社会学硕士当前职位:外资公司品牌营销
访谈内容:
1、很多孩子在高考填报专业有的借助机构,有的是家长,你是哪种情况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从初中开始大多数的决定都是自己做,包括选择新闻学这个专业,也是因为高二的时候看了一本书叫《看见》,被作者柴静姐姐影响,那个时候就在心里种下了种子,因此高考填报专业很果断的选择了新闻学,当时我的分数其实还能去更好的学校,只是因为对专业的蜜汁热爱。
2、让你用几个关键词描述一下自己
感性,好奇,探索
3、去留学是规划好的还是一些偶然事件
考研是上大学的时候就定好的目标,因为就读新闻学专业的时候发现跟自己想象有点偏差,在国内没找到考研喜欢的目标院校,就想着出去看看,我在芒果台,江苏台等都实习过,做过记者,做过导演,还做过编导,但好像也不是特别感兴趣的,实习的时候了解到爱大的社会学系是英国排名第一的下设的数字社会学硕士(MSc Digital Sociology)这个专业旨在创造性地研究和分析一个正在经历快速数字化转型的世界。同时我了解到这个专业虽然是理科,但我作为文科也可以申请,就开始准备了
4、你认为你在国内求职有什么优势嘛
海归生有国际视野,思维方式更开放,适应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较强,这对外资企业或有国际业务的公司来说是加分项。此外,海外教育经历可以带来更强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即将回国求职的留学生,你提点建议
提前规划:不要等到毕业才开始找工作,最好在留学期间就关注国内的招聘市场,实习经验非常重要。
适应国内职场文化:国内职场更注重沟通、执行力和团队合作,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
发挥语言优势:如果想进外企或跨国公司,英语能力仍然是竞争力,特别是商务英语。
多渠道找工作:除了投简历,主动联系猎头、参加招聘会、用好校友资源,机会会更多。
调整心态:回国后,可能起点不一定比国内毕业生高,需要踏实积累经验,长期发展。
最后,我问她,你觉得你的优势是什么呢,她说她也不知道,但她只知道现在从事的工作内容兴致并不高,只是能做的地步
因为即使是非正式的访谈,也要遵守保密原则,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在平台分享出来,对话的内容远远不止这几条,其实跟她交流中,根据自己提问了几个问题她的回答,我大脑已经可以把她的优势框架导出来,根本不需要借助啥优势工具。
她其实很清楚她这个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基本上包括了
第一、科研与学术方向 🎓
如果对理论研究感兴趣,可以进入高校、研究机构或智库,研究数字社会现象,如AI对就业的影响、社交媒体的社会效应等。🔹 职位:大学教授、社会学研究员、政策分析师🔹 适合人群:喜欢学术研究、写作和教学的人
但她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思维比较活跃,看似很文静,但内心隐藏了不安分之心,静不下来。
第二、数据分析与商业研究 📊
大数据时代,社会学+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很吃香,可以进入市场调研、用户研究、商业咨询等行业。职位:数据分析师、市场研究员、商业顾问适合人群:对数据驱动的决策感兴趣,喜欢结合数据与社会洞察
其实这方面是她的优势,也是她感兴趣的点,但这些职位更多的在大城市比较成熟机会也比较多,起码目前她喜欢二线城市,但水了比较多。
第三、社交媒体与互联网行业 🌐
社交平台、数字营销公司、科技公司需要懂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专家。职位:社交媒体分析师、内容策略师、用户体验研究员适合人群:关注社交媒体发展,对网络文化感兴趣
其实她各方面很适合走这条路,但是她有才华不喜欢外现,内秀型选手
小结:她的优势集中在学习思考和自我驱动, 能主动寻找提升自身的方法,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喜欢探索未知领域,尝试用创新 的方法解决问题,看待问题往往能切中要害,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简单的说就是拥有创新,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承受压力比一般人强,成就动机也很大,因为她父母工作关系,经常变动,造就了她适应变化能力很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