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龙博士:AI时代老师,如何调整自己
01
世界上没有不爱学习的人,只有厌上学的“学”的人。
——和我最近阅读的书《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得到的启示是一样的。因为学生不喜欢的是按照成人的安排去学习。
02
每天3个小时,打造一间没有教师的教室。
——这是我一直想表达的安排:每天至少有一节自习课,让学生自由支配,可以组队,可以自由出入教室在校园活动。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会自我安排,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可以减少成长的迷茫感。当然,每个人都需要闲暇,闲暇出智慧。
03
不做知识的分发者,做学习的促成者。
——是的,教师不是知识的持有者,主宰者,而是学习的促成者。
04
不做某一学科的教师,而做学生的成长导师。
问你是教什么的,回答:教学生的。
——教师不能以学科来作为自己的标签,而是用学生生命的守护人。
05
不做裁判,不给学生各种颜色的牌,而是做教练,让学生尝试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教师不是看到孩子的问题,而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要做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且要让学生能有多种方法解决,而不是叫停或者被罚下。
06
不做管理者,做观察员。
——管理就会带来制度的控制,有控制就会有丧失人性的地方,而应该做一个观察员,知晓学生的需要。
07
不做错误的纠正者,做忠实的读者。
——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用满篇红字或符号就培养起来的。而是在正向的肯定中获得成长。
08
不做刁钻难题的设计者,做多样工具的提供者。
——现在教育似乎已经离不开测试题了,题目难易程度决定了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
09
不做高压测评人,做及时反馈者。
——学生害怕老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老师有测评大权,有赋分权。教师应该做学生的及时反馈并提供帮助的人。
10
不做梯子,要做鹰架。

——允许学生不往高处爬,不设定一个统一的目标,允许他往左还是往右或者往下,学生可能就不那么“厌”学。
11
不做驯兽场,而做遛狗人。
——学生不是工具,但被很多人遗忘了。比如,一遇到学校活动,就安排了学生在嘉宾必经之地拉小提琴等。
12
不做乐队的指挥,做即兴戏剧同演。
——不要那么多的统一设定,看到每个学生的创造。
13
不做燃尽自己的蜡烛,要做润物无声的隐泉。
——教师也需要成长,是互相成就。不做自我感动的人,不做把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
14
不做盘旋在头顶的直升机,而做充满信任的守望者,做学生的啦啦队长,做学生作品的策展人,做善意的谎言者。
——直升机在头顶盘旋,多半会影响这个人的情绪,情绪不好,怎么积极学习呢?
15
教师学会自我疗愈的三招:
创造“脆弱时刻”,坦承认知盲区,学会向学生求助。
找到“心灵”充电桩,正念冥想,478呼吸法。
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学习如何爱自己等。
——还可以加一招: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学会与自己独处。
“生活不是在正确与错误中选择答案,有些时候是在错误或者更错误中做选择。”听出了钱博士的慈悲,以及坦诚。
其实,不管什么时代,教师都需要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快乐通达之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