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导向

我以前在大厂做过几年管理工作。带团队其实是件很有挑战的事情。作为工程师,写代码虽然也是很有挑战的事。但,两者的难度很不一样。

那几年的管理过程中,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结果导向。很多身边的管理者也经常说这句话,慢慢地,我自以为这是管理的最大要义。先把结果定好,然后将指标分配下去。看起来就这么简单。如果事情真这么简单,那还要管理者干什么。

我一直没有认真思考,也没有怀疑过这句话。这就是人之毛病:有些话说的人很多,听起来很顺,就自然而然地以为成了真理。想想,自己这么多年的书是白读了。结果导向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大家拼命未了指标而活着,过程中一定是揠苗助长,最终得到的结果一定是自欺欺人。有时候可能拿到了结果,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结果导向这其中还蕴含着管理者的懒惰与无知。管理者整天叫着要结果,他一方面说自己不关心过程,另一方面又说过程随你们怎么做。反正自己啥都不想操心。这就是典型的懒惰行为。你不关心团队同学过程中的死活,自己却又想拿到自己那想要的结果,这怎么可能。这样的管理者,一不参与过程中的事,二不在过程中培养人。这就是典型的局外人思维。这样的管理者要不要,存不存在又有什么关系。

直到最近读华杉写的四书解读。他在反复说的一个词:因果导向。我这才焕然大悟。难怪自己以前的管理拿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即便是拿到了最终指标,总感觉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却没有深入思考这其中的要义。

因果导向,更加本质。也是符合中国人哲学的领导力。那就是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有因才有果。没因就没果。这是最基本最朴素的道理。管理者的要义是种因,说更直白点就是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才是最本质的。在过程中推进事情的发展,在过程中培育人才,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形成流程。领导者不要做局外人,要躬身入局,要亲自参与进去。

我们内心总在一味地求着那结果,要是没有结果怎样怎样。没看到结果心就慌,却不去想,我在过程中我应该种什么因。在过程中,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这才是关键。结果是你做了什么自然而然积累而来。这才是最大的领导力。你只求结果,而不做过程管理,那结果即便来了也可能不是你心里真正想要的。

即便做了也拿不到结果怎么办。这可能是人最大的困惑与疑惑点。结果不可预知。德鲁克说:战略不是未来做什么,而是现在做什么会有未来。现在什么就是种因,种了这个因可能也不能保证你期望的那个结果。结果不可预知,你只能努力积累好当下,你才会收获每一个潜在的未来。

因果导向。集义而生。必有事焉,勿望无助。每天积累一些,不断积累,生生不息。每件事都努力认真去做,不要预期其效(老是在问结果)。时刻保持敬意,不要揠苗助长。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541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