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
看《红楼梦》,最为美好的感受,就是黛玉与宝玉那种青梅竹马鸡争鹅斗的朦朦胧胧、若即若离的相爱。因为爱,所以两人互相折磨,互相猜疑,互相讥讽,而后又冰释前嫌,和好如初,然后,又重新进入这个爱的痛苦的回环,直至黛玉香消玉陨,宝玉离家出走。有情人,最终不能成为眷属。
看《廊桥遗梦》,最为悲伤的一幕,就是罗伯特与弗朗西斯卡分别的那揪心撕肺的场景:无限眷恋,却又不得不分开。当罗伯特驾车向小巷口驶去时,弗朗西斯卡擦着眼睛使劲看,阳光映着她的泪水照出各种奇怪的折光。她像他们相会的第一个晚上那样急怕跑到小巷口看那老卡车颠簸着向前驶去。卡车到小巷口终端停了下来,司机门弹开了,罗伯特站在踏板上,他看她在一百码之外,人因距离而变小了。
他就在那儿凝视,任凭哈里不耐烦在热浪中转动,两人谁也不移步,他们已经告别过了,他们只是相互凝视,·····制作出了永不磨灭的影像。
这一分别,就是一辈子,就此天各一方,如此的分别,真的让人会肝肠寸断,令人唏嘘。后来,果然两人再也没有见面,直到化为灰烬,才重新相会在那个第一次定情的罗斯曼桥,这爱情,可谓感天地,泣鬼神的了,与黛玉焚诗,为爱泪尽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我在心里为他们悲伤之余,常常有无聊的想法,那就是,假如,假如黛玉与宝玉最后终于洞房花烛夜,成了夫妇。而罗伯特与弗朗西斯卡最后也历尽波折走到了一起,那么,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会不会也像大多数人一样,当激情过后,就是面对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尿布童车奶瓶呢?是不是也会为家务中的琐事而絮叨个不停,逐渐被这平凡的日子磨得了无情趣,而当夜晚来时,就是倒头便睡,背对着,再也不能相拥相依那般激情四溢呢?
我想,这绝对是可以想象得出的,因为,我们都可以看到现实中的我们自己的样子。他们不是神,而是人间烟火的人。只要是在人间,那么,人间烟火的薰陶,再浪漫的爱情,也会变质,至少,它会失去以前的清纯艳丽的光泽而渐渐枯槁,像一朵塑料花,有其鲜艳,但却是死的。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道出了真谛。
所以,宝黛之爱,注定是平行的——两人永远也不可能在姻缘上交叉。同样,罗伯特与弗朗西斯卡也不可能再次相会——他们那次的分别,就是生离死别。
为什么呢?
因为,文学的艺术要求,需要如此。需要把美的东西撕碎,血淋淋、悲凄凄、惨痛痛的,达到震撼人心震撼灵魂的效果。
所以,作家抑或是文学家,是最坏的那批人,他们总是让你处在心不遂愿的境地,总是让你圆缺月圆,遗憾不已。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