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ST公司,获两大巨头合计超160亿元抢筹,究竟有何玄机?
一家ST公司,获两大巨头合计超160亿元抢筹,究竟有何玄机?
来源: 金融界 作者:归林
A股市场或迎来首例竞争性要约收购案。4月18日,ST新潮接连获得两大能源巨头合计超160亿元的要约收购邀约。继金帝石油42亿元收购案后,内蒙古最大煤炭企业伊泰B股抛出近118亿元更高溢价收购计划,两家企业均剑指上市公司控制权。
伊泰B股公告显示,将以3.40元/股价格要约收购ST新潮34.68亿股(占总股本51%),较最新收盘价溢价20%,拟动用117.92亿元自有资金完成收购。作为总市值443亿元的上交所B股能源巨头,伊泰B股已将全额履约保证金存入指定账户,明确表示此举旨在获取控制权并提升ST新潮运营效率,承诺不终止其上市地位。
此前的4月2日,金帝石油已率先启动42.16亿元要约收购计划,拟以3.1元/股(较当时股价溢价27%)收购20%股份。母公司金帝控股作为全国500强企业,业务涵盖油气田开发、天然气运营等能源领域,此次收购资金中25亿元来自银行贷款,其余为自有资金。
两家要约方若均完成收购,ST新潮将面临退市风险。据测算,两家收购完成后非社会公众股比例将超90%,不符合上市条件。伊泰B股回应称将尽力维持上市地位,若最终退市将协助剩余股东按要约价售股。值得关注的是,ST新潮股权分散且无实控人的特点,使其屡成资本争夺目标——2024年8月汇能海投曾发起96.98亿元46%股权收购计划,后因关联方持股违规终止。
作为主营油气勘探的ST企业,新潮能源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3亿元、净利16.52亿元,业绩表现亮眼却深陷控制权之争。目前市场关注焦点在于:两家要约方溢价抢筹背后的战略考量,以及监管层对可能引发的退市风险处置态度。业内人士指出,若两家收购同时推进,或将触发证券法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这在国内资本市场尚无先例。
此次百亿级资本角力凸显能源行业整合加速趋势。伊泰B股作为传统煤炭巨头,金帝控股作为民营能源集团,竞相争夺油气资产控制权,反映传统能源企业向全产业链延伸的迫切需求。而ST新潮作为拥有成熟油气业务的上市平台,其资产价值与壳资源价值形成双重吸引力。
历史经验显示,ST新潮股权结构隐患由来已久。自2020年"德隆系"旧部出局后,公司长期处于无主状态,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不足30%,这种股权特质使其成为资本运作的天然标的。监管记录显示,公司近三年已收到12份监管函件,涉及信息披露、关联交易等多方面问题。
目前两大收购案均处推进阶段,金帝石油已进入《要约收购报告书》披露环节,伊泰B股则需经过国资监管部门审批。市场人士分析,最终控制权归属可能取决于三大因素:收购方资金实力、监管审批效率以及中小股东接受要约的意愿。值得注意的是,两家要约价格存在0.3元/股价差,或影响股东决策倾向。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569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