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中的,为什么这样说?

“PEASANT”,在恢复了英语普及教育之后,被正式接受的转译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具有正面引导意义的“农民”,而非含有贬义的意味。

阶层划分,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延续了三千年之久,直至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强制输入一个农耕帝国,同时伴随着西方意识型态的侵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被提高了一格,成为被“士”宣称的领导阶级,而“农”则只是联盟了,当历史走到“时间就是金钱”的关口时,“工”和“农”变成了“士“和“商”之下的同一阶层,也就是出卖自己的生命时间的“打工仔”,成为权力和金钱的“人口红利”。

当“peasant”从一亩三分地奔向工地和厂房时,“农民工”这个复合成为不仅表示着价格更低廉,也有着对出身身份的轻蔑,毕竟这是“城乡差距”的观念和实际的差异的一种延续,但无论如何比起“下岗”工人,他们还是有回乡的退路的,而被炮制出来的“低端人口”这个称谓则无差别地包括了被抛弃的“打工仔”。

万斯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全球化的实质现象,资本逐利使中国的“农民”变成了农民工或者是打工仔,他们以更能忍受的“低端”待遇,接收或者是抢夺了有更多人力成本消耗的美国人的生计,这就发生在他的身边。

在这片土地上,各种蔑称比比皆是,“乡巴佬”只是常见的口头语而已。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579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