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
产品差评应对策略与运营思维探讨
最近收到了几个差评,大概五六个吧。我觉得这很正常,毕竟没有一个产品能做到从头到尾都没有差评。如果真的能做到百分百好评,那质量得有多高啊!但说实话,这个产品确实还不够完美,我自己用起来也发现了一些瑕疵。怎么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呢?
不过,旁边的这位主管却认为,每一个差评都是竞争对手在恶意攻击。这种观点当然也有道理。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当我们排名往前冲的时候,确实会有人心怀不轨,不希望我们抢占资源,分走他们的蛋糕。这一点我们确实需要考虑。
但我们的重点不应该是防止恶意差评,而是当恶意差评出现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无法完全堵住恶意差评的源头,毕竟对方想给你留差评,你是躲不掉的。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减少这些恶意差评对我们的影响。
那么,如何减少影响呢?我的逻辑一直是:通过增加好评的基数,或者说评论的基数。特别是在新品阶段,由于评论基数太少,抵御差评的能力不足,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冲得太前。
当我们的产品已经达到一定的基数水平和市场量级时,一个差评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全力冲刺,加大推广力度。这是我们的产品推广逻辑。
但如果每来一个差评,你都认为是恶意差评,甚至觉得所有差评都是恶意的,这就有点被迫害妄想症了。毕竟我们主动邀请用户评价,就意味着既可能收到好评,也可能收到差评。我们的产品并非完美无缺,既然邀请了评价,就要一视同仁,既要接受好评,也要接受差评。你不能只想要好评,不想要差评,这是不现实的,也是异想天开。如果连这点事实都无法正视,那只能说你的观念或思维逻辑有问题,考虑问题不够全面,过于偏激。
所以,当我们收到差评时,最重要的不是想着怎么给竞争对手也上差评,来个所谓的以牙还牙。这种价值观本身就是错误的。说得不好听,他们是竞争对手;说得好听,他们是同行。我们怎么能这样做呢?我们的目标是把产品卖出去,而不是搞死同行。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你搞我,我搞你,冤冤相报何时了?为什么要带着这种恶意?我们要赚的是客户的钱,而不是搞死同行。
如果连这点基本认知都没有,那还谈什么运营呢?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591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