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通注(5·77)
【原书卷五·七七】
原著:袁 枚 注释:陈 立
顾宁人曰:“夫其巧于和人者,其胸中本无诗,而拙于自言者也。”又曰:“舍近今恒用之字,而借古字之通用以相矜者,此文人之所以自文其陋也。”
顾宁人,即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明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详见《<随园诗话>通注(3·7)》。
和,音hè,意思是依照别人诗词的内容和格律来写作诗词。《列子·周穆王》:“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如唱和;和诗;和韵。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596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