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就业服务更有温度:助力毕业生走稳人生第一步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叠加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就业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为破解就业难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份文件不仅回应了时代之问,更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政策价值与实践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现在的就业服务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学生在学校学的东西,到了社会上用不上;招聘会上提供的岗位,又和大家的专业不对口。有个重点大学做过调查,超过六成的毕业生发现,学校推荐的岗位和自己的专业匹配度还不到一半。还有三成多人工作不到半年就想辞职,这说明就业指导光靠办几场招聘会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找工作越来越依赖网络。上海推出的就业服务网站,把找工作、职业测试、在线签约这些功能都集合在一起,效率提高了三倍。系统还能根据学生的专业和特长推荐岗位,比过去到处投简历靠谱多了。就像有个贴心的导航,能帮毕业生避开拥堵路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校企合作也结出了好果实。杭州有家职业技术学院和电商企业合作办学,把真实的工作项目搬进课堂。学生还没毕业就有了实战经验,找工作自然容易。这种办学模式就像提前把学生送到职场"实习",毕业时已经是个熟练工了。
要让这些好措施发挥作用,还需要法律保障。现在有些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权益得不到保护,职场歧视也时有发生。应该学习德国经验,用法律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责任,就像给就业市场装上"红绿灯",让各方都守规矩。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既是民生工程,更是人才战略。当政策创新遇见技术变革,当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就业之路。这不仅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生活,更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为实现民族复兴筑牢人才根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