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理论 助力教学改革——参加和美课堂”第二十三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总结
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我有幸与我校教学业务李校长及其他两位教学骨干教师,奔赴合肥参加为期两天的“和美课堂”第二十三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
本次研讨会共邀请了8位专家,他们带来了各自对22版新课标的解读以及将最新理论落实在课堂实践里的探索。这场知识的饕餮盛宴让我这个来自十八线小县城的教师兴奋不已。专家们不管是对新课标的解读,亦或是对具体课堂的把握,都渗透着以培养学生“三会”的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吴正宪老师在《吴正宪与儿童数学教育》一书中提到“陈旧的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实践,常常成为教育改革的阻力。”我深以为然,此次培训专家们的分享给了我深刻的理论引导更丰富了我的理论素养,让我更加深刻的知道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因自己才疏学浅以至于感受颇丰,梳理如下,希望能与更多教育同行们一起讨论探索。
感悟“熟知”非“真知”
贲友林老师交流阶段分享了这样一段话,“把‘熟知’和‘真知’区别开来。你熟知的东西并非是真知,你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你最无知的东西。
先使你‘自知’你的‘无知’,就是使你‘自知’你所‘熟知’的并非是‘真知’,从而促使你在‘反思’中从‘熟知’走向‘真知’。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
这些话,初听我并无感受。但在我听完俞正强老师的《笔算除法》后,理论架构开始复苏。突然发现我所熟知的除法竖式写作步骤,竟然有更优化的写法。而我甚至一直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写作顺序,可能不是最完美的,更没有详细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代表的意义。
俞正强老师的《笔算除法》,虽然用的是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但教学内容是出现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关于除法竖式的书写顺序,我在咨询了一些不同年级的老师后,得到了两种书写顺序。小学中段及高段的老师喜欢先写被除数再写“厂”读作“除以”,最后在“厂”外写除数(方法一)。低段教师则是先写“厂”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方法二)。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关于《笔算除法》播放量最高的视频也表示,要先写“厂”字头,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与低年级段的教师同步。但并没有就每一步为何这样写给出理由。俞老师的方法是,先写被除数,再写除号(厂子头的一撇),接着写除数,最后写等号(厂子头的一横)(方法三)。我个人认为俞老师的方法更具逻辑性。
从教学实践来看,俞老师的这种方式有明显优势,更符合新课标结构化教学的特点。以人教版为例,除法竖式从二年级下期开始,将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二年级下学期启蒙除法竖式的写法,三四年级学习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五六年级掌握小数除法以及分数除法。在教学过程中42÷12以及求小数商时,是否有学生在写竖式时将被除数与除数写反?按照先写“厂”字头的方式,由于学生是被动记忆这个竖式的写作顺序,记忆本身便增加了学生辨认的难度,对于做题比较毛躁的孩子而言,这项不流畅的书写记忆会加重他们的记忆负担。但如果采用俞老师的方法,是否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俞老师的方法遵循了横式与竖式书写的一致性。以12÷3=为例,学生读完十二除以三等于几,手中的笔自然能跟着语音同步书写出正确的除法竖式。再如58.5÷13=的竖式,在画较长的等于符号时,若采用俞老师的方法,是否更加美观呢?引导学生在理解与贯通中自然领会新知。因此,我个人较推崇俞老师的这种除法竖式的写法。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601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