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数相的结合:用数对的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可视为直角坐标系的雏形,每一对有序数对都对应平面上的一个点,多组数对相连成线、构线成图,其本质正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学生熟悉的教室座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描述数学课代表所在的列与行,通过探索多样化的位置表征方式,对比分析后引入数对概念。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直观体会到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与优越性,并通过练习描述语文课代表的位置,初步掌握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的第二阶段,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教室座位图逐步抽象为坐标网络,引导学生在坐标体系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完成从具体生活场景到数学抽象模型的认知跨越,通过“人—点—人”的对应转换,深化学生对有序数对与平面点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有效发展了空间观念。随后,通过“猜数、对找座位”等趣味游戏,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对的特性,明确数对中两个数字的不可或缺性及其位置变化带来的意义差异。
在第三教学片段中,信息技术成为数形结合的桥梁。教师通过动态演示,引导学生从数对想象图形,经历图形平移后再反推数对变化,通过观察、推理总结出图形平移与数对变化的一般规律。学生在“描、画、思”的探究活动中,不仅提升了空间想象能力,更在发现数对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了逻辑推理能力。这一环节巧妙融合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聚焦核心素养的培育。
课堂练习环节,多样化的实践任务既巩固了数对知识,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此外,拓展性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育科学精神;若融入军事演练等素材,还可自然渗透国防教育。
整节课以学生熟悉的座位情境为起点,沿着“具体—抽象—应用”的认知路径,借助数形结合视角揭示数对与图形位置的对应关系,探索图形平移的规律。教学不仅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落实,更强调数学规律的发现与活动经验的积累,有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与应用意识的发展。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606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