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就是指《诗经》。

《诗经》是儒家重要的文献。《论语》中多次引用《诗经》的内容,此外好几处强调要学《诗》。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完过一本系统解读《诗经》的书。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有兴致和时间再来看《诗经》,那么读《论语》的机会,把《诗》的相关内容也学习一下。

在《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第一次引《诗经》。本章既是对《诗经》的总体评价,有是引《诗经》的内容。“思无邪”是《诗》中的一句,出自《鲁颂·駉》。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有骆,有駵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 駉,读 jiōng,駉駉,马健壮貌。
  • 牡马:雄马。
  • 坰,读jiōng,野外。
  • 驈读yù。
  • 思,句首语助词。
  • 臧读 zāng,善,好。
  • 骓读zhuī。
  • 駓读pī 。
  • 骍,xīng。
  • 伾读,pī。伾伾:有力的样子。
  • 驒读tuó。
  • 駵,读liú。
  • 雒,读luò。
  • 绎绎,跑得很快的样子。
  • 斁yì,厌倦。
  • 作,奋起,腾跃。
  • 駰读yīn。
  • 騢读xiá。
  • 驔,读diàn。
  • 鱼,两眼长两圈白毛的马。
  • 祛读qū,祛祛:强健的样子。
  • 徂读cú,行走;一说善跑。

驈、骓、駓、骍、驒、駵、雒、駰、騢、驔与鱼,是各毛色的马。至于它们各是什么毛色,我不太关心,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查,不难找到。

这诗出自《鲁颂》,是鲁国的祭祀时,唱给祖先听的。通篇是说马,各种各样,又壮又美的马,而且套到车上跑起来不知疲倦,速度既快,耐力又久。但为什么唱这样的内容?是借马来说人才济济?

需要注意的是,《駉》中,“思无邪”,思是语气助词,没有意义的。所以“思无邪”只要理解“无邪”就好了。《駉》的四个段落,是结构一样的。理解前面的“无疆”“无期”“无斁”能帮助我们理解“无邪”。

“无疆”,是马跑起来没个停止的距离,所以后面说“这马真好”(思马斯臧)。“无期”,是说马跑起来没有停止的时间,所以最后也说,“这马真有材”(思马斯才)。这是从距离、时间来说马好。“无斁”,是说马跑之后,没有疲倦,所以后面说“这马真精神”(思马斯作)。前面的都硕的是马,“无邪”,对马来说怎么解释呢?大概邪同“斜”,马这样强壮,马车跑得稳,跑得直,所以才能夸“这马真善跑”(思马斯徂)。

所以“思无邪”在《駉》是走直线。“走直线”能概括《诗》的全部?

《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诗三百」者,言诗篇之大数也。「一言以蔽之」者,蔽,犹当也。古者谓一句为一言,诗虽有三百篇之多,可举一句当尽其理也。「曰:思无邪」者,此诗之一言,鲁颂𬳶篇文也。诗之为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故此一句可以当之也。
——刑昺《论语注疏》

刑昺解释“思无邪”为“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

蒋伯潜先生说:

朱(熹)注引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易·文言》云:“修辞立其诚。”诚即是真。文学以“真”为第一义,《诗》三百篇,大之美刺朝廷政治,小之人之抒写男女情感,皆能立其诚,故“思无邪”也。旧以“纯正”释“无邪”,则《诗经》中多写男女恋情之作,怎么可以说“思无邪”呢?
——蒋伯潜《论语新解》

这样解“无邪”,大概是从“不斜”为直出发,转以表心之直,即为“诚”。另外,虽然都没有对“思”作明确的解释,但是明显有把“思”当作“思想”“思考”的意味。可能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后来解《诗经》才需要把表示爱情的部分作曲解。谈情说爱,其中不少孟浪之语,自然说不得“思无邪”的。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645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