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跑步
内心那想要偷懒(不想跑步)的小秘密被先生戳破,我意识到,我该支棱起来了。
昨天的日更文《秘密的发现》中,我做了深刻的反省,认真地剖析了自己曾经有过的那些借口:时间不够、身体不适、天气不好、枯燥无味,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方法。
今日午后,我换上被冷落了一段时间的运动装备,做完跑前拉伸后,果断开跑。
虽然有将近一个月没有跑步了,显然,十多年来有一搭没一搭的坚持,肌肉还留存着一些记忆,跑完十二公里,除了配速较之前慢了点,没有任何不适。
我向来就不是一个追求速度的人,也没有过一定要单次完成多少公里的目标,一切都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情况来定。状态不错时间又允许的情况下,就多跑点,状态不好,就少跑点。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成本极低却能带来巨大收益的方式,那就是跑步和读书。
深以为然。跑步这项看起来很简单的运动,确实蕴藏着足以改变人生的力量。
说起成本,跑步,不需要昂贵的装备,也不需要特定的场地,只需要一双跑鞋,外加一颗想要改变的心,就能随时随地开启。
而它带来的收益,一天两天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反而只有运动过后留下的酸痛,伴随着你,时间长了,效果便渐渐地显露出来了。
自从开启我那个时间线超长的运动计划以来,已有十六年光景,而这些年的坚持,让我受益匪浅。
最明显的改变便是身体素质的提升,想想在开启运动之前,我连一座海拔才四百多米的紫帽山都爬不上去,而经过这些年的锻炼之后,于二零一六年暑假,我徒步登上了黄山光明顶。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不少附加的改变,比如耐力更强,意志力更加坚定,目标感也更明确了。

我不否认,跑步确实是个挺好的锻炼方式,只是,年过半百,要想运动带来好的身体,运动需要做一些调整,切忌运动过度。
毕竟,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的各项基能会有所下降,比如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脏,必定不如年轻时那么经得起折腾,如果运动过了头,容易导致让心脏变厚,以致心跳可能变得不规律。
我不是专业的跑者,也不是医生,只是自己多年来的坚持,再加上喜欢看一些关于运动健康方面的资料,也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从中学习到一些有益身心的运动理念,并加以实践,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想着自己这些年的运动习惯,基本上是保持每周两到三次的节奏,每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追求速度,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运动频率能让心脏在运动和放松之间找到平稳点。
所以,每天跑步的说法,我不支持,也不会去做。
曾经看到过一则研究,这样说:每次跑步,膝盖骨会受到相当于体重三到五倍的压力,如果跑得太勤,关于必然容易因为反复受压而受损。
当然,锻炼身体也不只是有跑步,还有练瑜伽、快走、骑行、游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作一些调整。
在这全民健身的时代,我们要明确一点,并不是练得越多就越好,而是应该科学地运动,做到劳逸结合。
愿大家都能科学地运动,收获健康,更收获跑步带来的小美好!

2025年齐帆齐写作营 第(112)篇1168字,累计135806字。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657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