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全球市场最应该关注的指标,或许是这四个
article.author.display_name
卜淑情
高盛最新研究发现,初始失业申请、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ISM服务业指数和失业率是预警经济放缓的最佳指标。这些指标通常在衰退开始后仅一个月就会发出信号,而硬数据如GDP则需要四个月才会明显显示疲软。
关税战如何发展?特朗普有多少底气?美股、美元和美债还会跌吗?金价还会涨吗?这些问题的背后,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影响因素:美国经济会不会衰退。
近期,随着美国软硬数据分歧越来越大,市场急需看到经济数据的证据,而高盛给出了最重要的领先指标。
高盛最新研究,通过分析45个经济指标的实时数据表现,发现在经济增长放缓期间,某些指标比其他指标更早、更准确地反映了经济状况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初始失业申请、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ISM服务业指数以及出人意料的是失业率,是提供最及时信号的指标。
这些指标的表现优于其他数据,因为它们发布频率高、修正幅度小,且能较早发布。初始失业申请每周四公布,下周还将公布失业率数据。
在研究中,高盛使用了一个包含45个经济指标最新数据的每日数据集,通过这些指标预测经济放缓的能力来评估其实时精确度。结果显示,商业调查和劳动力市场数据在经济转折点提供了最及时的信息。
过去在有明确催化剂的经济衰退中——如1973年石油冲击、1979-1980年沃尔克加息、1990年科威特入侵油价飙升以及2001年互联网泡沫崩溃——经济硬数据(如实际GDP)通常需要四个月左右才会在实时数据中显示明确的弱化迹象,而商业调查的预期部分通常在冲击发生后约一个月就开始下降。
调查数据已发出警报,但市场应该相信吗?
高盛指出,目前商业调查的预期部分已经显著下降,一些甚至降至除衰退期外的最低水平。但鉴于软数据在过去几年一直发出悲观信号却未能准确预测经济表现,这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市场是否应该相信调查数据的信号?
研究团队认为,现在的调查数据可能比过去更可靠,原因有二:
首先,最近的恶化主要是由更多受访者预期活动实际下降驱动,而非仅仅是预期活动保持不变的受访者增加;
其次,后疫情时期影响商业调查的一些偏见因素(如从疫情重新开放步伐的常态化、前所未有的供应链中断以及从商品到服务的转型)现在不那么重要了。
报告写道:
我们的分析警告不要忽视当前调查数据的恶化,尽管这些指标在近年来过于悲观。最近几周数据恶化的模式与之前的“事件驱动”增长放缓类似。
消费支出将随关税影响而放缓,资本支出将在下半年遭受最大冲击
高盛预计,更高的关税将推高消费价格,进而压低实际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研究团队通过分析2018-2019年贸易战后,发现关税对通胀的传导在2018年3-7月以及2019年1-4月之间最为显著。
报告中指出,在关税实施后的两三个月内,通胀效应通常会显现,而消费支出预计将在价格上涨后不久放缓。历史上,核心零售销售在经济放缓期间是消费支出最好的硬指标,提供比月度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数据更及时的实时信号。
研究进一步指出,金融条件收紧和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将在今年对资本支出产生负面影响。根据高盛的资本支出脉冲模型估计,2025年下半年资本支出增长将遭受高达5.5个百分点的拖累。
在过去以资本支出为主导的经济放缓中,实时可获得的硬数据(如资本品订单)大约需要五个月才会减弱,且比软数据更为嘈杂,而软数据通常在放缓开始约一个月后就开始恶化。
综合来看,高盛预计调查数据(软数据)将继续走软,而硬数据要到夏季中后期才开始减弱,届时更高的价格、更弱的支出和更慢的招聘可能会开始在官方统计数据中显现。
高盛警告,不要忽视当前调查数据的恶化,尽管这些指标在最近几年过于悲观。
截至目前,近期数据恶化的模式与先前“事件驱动”的经济放缓类似,但仍然为时尚早,无法从目前有限的数据中得出强有力的结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