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试沦为复制粘贴
夜幕悄然爬上教学楼的窗棂,我攥着从网络下载的一整份试题,站在教室门口迟迟没有推开那扇门。明天就要考试,此刻的课堂本该是查漏补缺的关键,可我却要带着这份“标准答案”,开始一场自欺欺人的教学预演。
这样荒诞的教学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过去几次月考,集团使用的试卷竟与网络题库中的原题分毫不差。起初,我以为只是偶然巧合,直到发现每一次考试都能精准“撞题”,这种畸形的“默契”逐渐成了师生心照不宣的秘密。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从探讨教学方法变成了分享搜题渠道;原本精心设计的复习课,被替换成了整卷讲解的“速成班”。今天的课堂上,我匆匆掠过课本基础知识,用最短的时间串讲完核心概念,便迫不及待地掏出提前打印好的试卷——毕竟比起夯实基础,“押中原题”才是提升成绩的捷径。
学生们埋头做题时,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让我不寒而栗。当考试变成了简单的复制粘贴,当教学异化为答案的提前剧透,教育的价值早已荡然无存。明知这种做法违背教育初心,可面对排名压力,谁又敢停下这场危险的“赌局”?我们如同在钢丝上起舞的舞者,一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虚假的繁荣,一边眼睁睁看着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月考的意义本应是检验学习成果、促进教学改进,如今却沦为一场事先泄露答案的闹剧。当知识的获取变得如此廉价,当学习的过程被彻底架空,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教育的尊严,更是学生对求知的敬畏之心。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讲桌上,我让学生将做完的试卷整理好放进抽屉,准备放学回宿舍休息,此时内心满是无力与迷茫。这场荒诞的教育困局,究竟该如何破局?或许只有当整个教育生态真正摆脱对分数的盲目崇拜,我们才能重新找回教育的本真,让每一堂课都回归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的初心。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