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管住自己的嘴”

"民以食为天",但"天"下最该管的,恰恰是自己的一张嘴。

古人的"祸从口出"警句,穿越千年振仍聋发聩:口是一把双刃剑,稍不留神,便能割伤自己刺痛他人。

管好嘴巴这匹脱缰野马,恰似掌舵渡江,既要点刹贪吃之欲,更需勒住乱言之缰。

舌尖上的节制:给欲望装上刹车片

国人餐桌上,永远少一只勤快的筷子。宴席散场后,满桌狼藉的"剩宴",是胃的抗议书。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肥胖人群突破9000万,比20年前激增300%,外卖小哥的电动车轮滚滚,载着的是现代人的欲望雪球。某上市公司高管,每餐必扫光三碗米饭,年仅45岁查出糖尿病,胰岛细胞在胰岛素洪流中溺亡。

"食不过饱,饱则伤身"的古训,岂是迂腐药方?健康饮食藏在生活细节里:八分饱的自觉,能为消化系统留出喘息空隙;对夜宵的断舍离,是在给肠道做夜间SPA;超市货架前多停留5秒,就能把高糖零食换成坚果麦片。嘴巴是欲望的入口,也是自律的出口,学会对舌尖说"不",才能对病痛说"滚"。

唇齿间的筛子:给语言装上过滤网

朋友圈转发的养生谣言,正在精准收割老年人钱包。某地退休教师轻信"喝醋软化血管"的伪科学,卧床半年后才发现骨质疏松的真相;职场新人聚会上,一句"领导最近心情不好"的私语,瞬间让同事关系陷入冰河期。言语这把刀,用好了雕龙画凤,用不好便血溅三尺。

先贤苏格拉底的"三重筛子"智慧,恰是现代社交的解药:说话前先过滤真实性,别当流言传声筒;再考量善意,莫让毒舌成伤人利器;最后思考必要性,无意义的聒噪只消沉默以对。同事聚餐时,把炫耀升职的冲动换成倾听他人故事;家庭聚会中,把指责晚辈的冲动化作鼓励的眼神。管住嘴,不是枷锁,而是给沟通系上安全带。

嘴巴是灵魂的窗口,吃相里藏着教养,言语间映射品格。当我们学会用筷子夹取节制,用舌头搅拌善良,用牙齿咀嚼智慧,这张嘴便成了通向健康与和谐的桥梁。舌尖上的自律,是给身体的长久滋养;唇齿间的克制,是对人际的深情守望。用好这把无形的筛子,滤出清泉,筛掉泥沙,让生命在审慎言语与健康饮食间寻求一个和谐持久的生态环境,渡人也渡己。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686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