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随流水(19-11-1)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书大好,好的文笔、好的思想、好的题材。著者胡哲敷,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与吕叔湘、钱穆等著名学者执教苏州大学。此书自序,晨立于空室内,高声诵读六遍,直读得荡气回肠、热泪盈眶。先生写曾国藩做学问的目的是“化民成俗”,而先生作此书亦是为树一楷模,力挽颓风而转移习俗,并以为此乃救国救民之道。
书名为《曾国藩治学方法》,此“学”,非学术之学、非学问之学。读书、修养、治事,皆为学的内容。胡先生即从这三方面展开论述。谈修养,强调要于事上去修练,把做事当作学的练习,修养身心的工具,如此就能感觉事业的兴趣,事体顺利,固然有兴趣,事体棘手,亦可借以磨炼经历,开拓胸襟。
谈读书之法时指出,学者须先有若干部烂熟之书在胸中,然后再去涉以广博,方无阻碍,否则就如一位将军手里没有精锐之士,所部尽新募之兵,当然指挥不灵。
胡先生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从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唯王守仁和曾国藩二人。王守仁天资高,其为学途径多偏于上达一方面,故阳明之学学之不善,会走火入魔。而曾国藩为笃实一路的人,处处脚踏实地,故其为学途径,最合于下学。
读此书,只是管中窥豹,就已深受曾国藩卓绝之志、强毅之气的鼓舞。大学之道: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也是好书的标准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