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剩下的那只手”
多年之后,一个很体面、气度不凡的人来到了寺院,美中不足的是,这个人只有一只手,他就是用一只手搬砖的那个乞丐。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明白了只要动手去做,生活会和正常人一样精彩。之后,他靠着自己的不断拼搏,终于取得了成功。而那个拒绝搬砖的、双手健全的乞丐却依旧还是乞丐。
每一种创伤,都可以让我们萎靡不振,也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
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生活多么窘困,我们都要积极地去面对,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去创造美好的未来,一个不动手,永远等着别人施舍的人是不会找到自己活着的价值的,更别说实现自己的理想了。——《淡定的智慧》
有感而发:
所以虽然失去了一只手,而剩下的另一只手还可以做很多事,并不是就残疾无望了。
何况我们还是健全的人,有时候还不如一个残疾人活得有价值。
我们有手有脚有头脑,何不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去多些对社会对大众有意义的事呢?
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更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现实中我们往往失去的不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往往是名利权情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像许多人失去了一份感情而郁郁寡欢,有的人失去了名利或失去了财富,或者失去了权利,然后就在这种挫败里很难走出来。
失去了那些,其实我们还拥有很多,比如健全的身体,聪明的头脑,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我们往往一蹶不振,很长时间不能从过去的失败或失去经历里走出来。
我们需要时间去适应去面对去接受失败和失去,这是正常,但给自己一些时间适应接受,还要努力把眼光从失去里收回,去注意我们还拥有什么能力,想想用“剩下的那只手”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行动起来,行动也是对治焦虑最好的药。唯有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也提到过“他者贡献之星”,大概意思就是,只要你觉得为他人做出了贡献,甚至不论事实是不是真的有助于他人,只要你内心觉得自己贡献了他人,你就能获得内心的幸福。
昨日读泰蕾莎修女的演讲时,也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很敬佩她,她是在不断做实事来传播爱的,她像个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力量爱着人们爱着世界。
她何曾想过自己失去了什么?她永远都在想的是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什么。
若真能做到这样,一个人的内心必然是安定满足的。
正是因为我们不肯贡献,才内心匮乏和空虚。
这世界是不是有时候很颠倒,只有不断给予和奉献,我们内心才能越来越富足,而越是不断地抓取给自己,内心反而越来越空虚。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705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