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记-过程总结尾声
过去的你塑造了今天的你,今天的你也将会塑造未来的你
此次的求职经历也快要到尾声了,是时候做一些总结了,坦白说,过程中稍有曲折,像脚崴这种突发情况也出现了,好在自己后面心态还算稳,就正常慢慢的走过来了。
目前的结果呢,已经有了一个offer, 中规中矩,然后剩余的面试还有一俩家,打算把这两家继续面完,后面也不会再投简历了。
从3.15开始投,到4月底,一个半月,倒也在计划内。
可能有朋友会好奇,不继续投了吗,不找个更好的吗?
坦白说,人永远都不会满足的,我认为后续再投意义也不大了,我目前的水平也不足以支持更高的工资水平,凡是都是有代价的,因此到这里就顺其自然就行了。另一点是再投就是浪费时间了,应该抓紧时间去上班,在工作中锻炼自己。
我是3.15开始投简历,第一周几乎投的都是产品经理岗位,但是可惜的是无人问津,我主要求职方式是boss+官网,boss为主。
因为我自己想法比较多,而且本来大学毕业就想去产品经理岗位,做一些设计,那时候阴差阳错没有去成。就利用这次机会去试试,看能不能转一下,结果每一个回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社招的话,大部分要求你有对应的经验,注意,不仅仅是工作经验,而且是对应岗位的工作经验。我当然没有产品经理岗位的对应经验了,因此自然也就无人问津。
没办法,第二周我就改变了策略,修改了简历,还是回到项目交付、项目经理这一岗位,继续投,果然有了效果,慢慢的面试也就开始多了起来。
中间也面了很多实施、交付,售前、pmo等等不同的岗位,总体上一二面都有,失败很多。我并不清楚往年的求职环境咋样,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社招,我仍然有面试的机会,当然也投了几百份简历,中间也会因为失败和无人问津而苦恼我也想个房,因为我真的无法忍受父母的思维方式,即使父母是很爱你的,也会因为他们那落后的思维方式而气愤反感。
另一方面对于未来的迷茫不安,会想到,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不知道未来干啥。
我也相信这是我们当代年轻人面临的共同的价值困境,因此我去看了很多书,我希望从书中获得答案,希望得到启迪,希望有智慧女神眷顾我,因此我写下了《阅读能给我答案吗》那篇文章,但是很可惜,并没有。
不过让我想通了一个道理,世界是非常庞大的,变量与变化无处不在,你根本不可能设计和掌握,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被时代的潮流所裹挟,个人只能随着命运和时代潮流顺流而下。
因此我放平了自己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后面的面试,我都尽量以一个平常心和客观的心态对应,把我自己的求职过程看作是时代大潮中的一点小水花,一次面试,它重要吗,看似是很重要,把它放到时代大潮中,或许一点水花也没有,没有必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也没有必要把一次次面试当作生与死之界限。除生死外,无大事。
清明节前,我的大爷爷也去世了,老一辈的亲人在慢慢老去,而我们在慢慢长大。
后面我慢慢面试,我开始享受与面试官的对话,因为我发现,这些面试官都是各个公司的中高层领导,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经历,有着自己对于行业的理解,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且他们的地位也不算低。
在面试的过程中,通过对话和交流,你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而这些,很可能是他们对于行业的理解和思维方式,恰恰这些知识才是对于一个人的认知的极大提高。
相比一些固定的技术知识,我更希望去听他们讲自己的理解,他们如何认知一件事情,虽然大部分面试官都会问一些固定的问题,比如自我介绍,为什么从上一家公司离职,未来的职业规划。这些在我前期的面试中很多,后面慢慢就会聊些更多的行业的认知,如何做具体的事情,为什么选择去创业探索这种,我开始以学习的姿态进行面试,面试官们会以一些你想不到的视角思考问题,然后去拷问你,这也是在剖析你自己的过程,让我想明白了很多我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我觉得,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求职者来说,在任何一个其他的时间点,你都很难同时期的、大范围的与各个公司的中高层进行对话,探讨一些问题,碰撞一些观点,虽然也会有一些被教育的情况,但无伤大雅,反而更会激励我去反思自己。
当然我并不知道其他人的求职情况,泥沙俱下,每个人都在艰难挣扎,求生存,求财,求权,时代如此,每个人也都走在自己的路上,旁人只能相伴一时,却不能相伴一世,父母亦如是。
我也感激过去的自己,有了一段堪称幸苦的努力,来到了一所不错的学校,才有了一丝更多的机会。
时常回想过去,深感自己也是幸运的一份子,安安稳稳到如今,碰到的人大部分都是良师益友。
现在,继续往前走,不论前方是险峻高山,还是万丈深渊,都要勇敢的跨过去 !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