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闽水绘新篇,福建文化传承创新进行时

4 月 21 日,福建南平武夷山迎来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盛大启动。此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吸引了各界目光,为福建文化传承创新搭建了关键展示平台。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福建文化发展锚定了方向。福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多种文化交相辉映。新时代新征程,福建将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路径。

  守护文化根脉,传承历史遗珠在文化传承方面,福建严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红线,致力于让古老的文明在现代社会中延续生机。土楼、鼓浪屿等世界文化遗产在精心维护下,风采依旧,向世人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古街古巷、传统村落也在修缮中重焕生机,青石板路、斑驳的墙壁,处处留存着岁月的痕迹。与此同时,福建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红军的故乡、长征出发地、将军的摇篮。福建赓续和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宣传谷文昌、廖俊波等先进事迹,建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精神永不磨灭。

  融合科技艺术,创新文化表达 福建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机制,借助数字技术,打造出众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新业态。线上博物馆、虚拟展览等让文物 “活” 起来,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福建文物的魅力,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数字演艺、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不断涌现,增强了文化体验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例如,部分景区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游客仿若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福建历史文化的变迁。福建还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形式融合,在文艺创作领域,聚焦打造更多 “闽派” 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加强专业团队与民间组织互动,新老衔接、内外协作,形成新的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 奖中,福建共有 9 部作品获奖,其中由我省单独申报获奖的作品有 4 部。在戏剧方面,闽剧、梨园戏等古老剧种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台表现手法,创作出一系列新剧目,深受观众喜爱,让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拓展交流路径,传播福建风采福建凭借独特的海丝文化优势,积极拓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路径,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举办海丝文化节、国际艺术展等活动,邀请国外艺术家参展参演,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同时推动福建文化艺术团体走出国门,展示福建文化风采,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此次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更是福建文化传承创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通过可视化表达、故事化讲述、情感化渲染,将福建的文化根脉在新时代的焕新娓娓道来,向世界展现福建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在各方努力下,福建文化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福建力量。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719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