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堂古琴公益课
最近经朋友推荐,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无锡开原寺义工组织的公益古琴课。
老师说开课前要有仪式感,首先让我们全体起立,带着我们唱国歌,然后是敬礼仪式:一敬天地万物,二敬古圣先贤,三敬师长。
之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古琴的历史文化渊源,然后给我们讲解了古琴的基本知识。古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有七弦十三徽,因此又称七弦琴。
我整理的课堂笔记如下,供大家参考:
1,古琴徽位和弦位知识:古琴共有七弦十三徽,从上往下数最粗的一根为第一弦,最细的为第七弦;从坐位的方向最右手边往左数,第一个圆点为第一徽,左手边第一个圆点为第十三徽。
2,坐姿:身体坐在第五徽位,鼻尖正对第五徽心。右手放在零徽位和第一徽位中间,左手放在第九徽位和第十徽位之间。身体始终要保持中正平和,沉肩、坠肘、垂腕,手腕要低于琴。
3,古琴放置位置:琴山悬于琴桌外一个半拳头位置,琴穗悬垂于桌外;两个琴垫分别放在琴山和琴腰之下。
4,收琴:穗尾朝下,双手抓住琴后面的琴眼处,抱于身前,挂勾要挂在琴沼处。
4,手势:勾,用中指往回拨,右手中指尖放在距离琴弦30毫米位置,角度和琴弦保持在35-40度,勾完以后手指靠在后面一根弦上,注意指节崩直手腕要平。
5,手势:挑,右手食指往前拨,大拇指和食指形成龙眼,中指和无名指按在往前数第二根弦上一起支撑(注意小手指不要翘,手指非必要不离弦),弹出后大拇指和食指由龙眼变成凤眼再收回。
古琴的曲谱又称减字谱,特别有意思。今天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勾”和“挑”两种手势,课后还布直置了作业,让我们回家每天练习勾和挑各两百下。
老师教我们弹奏的第一首曲子是《沧海一声笑》,我原来就很喜欢黄霑的这首曲子,没想到听老师用古琴弹奏出来又是别有一番韵味,让我特别欢喜。
古琴的声音特别古朴,我第一次听到古琴的琴声就深深被吸引,特别渴望能学习这件乐器,可能这就是我与古琴的缘分吧。
当檀木与丝弦交织的气息裹挟着千年雅韵,在散音的空灵与按音的醇厚间,我仿佛领会到古人寄情山水的浪漫,指尖起落间流淌的不仅是曲调,更有对生活的细腻感知。
每一次与古琴相伴的时光,都成为喧嚣尘世里独属的静谧桃源。感谢这段与古琴相遇的旅程,它教会我以从容的姿态,在弦音中读懂岁月的温柔。
共有 0 条评论